引用:
作者地獄貓
一點都不奇怪啊 ...
我在台北的兩個大蚤市跑,最敢買的除了退休軍公教之外,就是外勞了
現在蚤市的音響影音器材幾乎都是越勞買走了...
本地人幾乎買不到東西...
還有我家附近的菜市場還有一塊專門在賣越南食材
附近的越南小吃店也到處都是...
更別說看護了...
|
人口有起來, 自然就有生活圈, 道理等同國外的華人街.
我工作的園區旁邊也有一條外勞街, 剛開始是雜貨店而已.
後來餐廳, 更後來有了住宿之類的貨櫃屋, 真的厲害.
然後下班後看到外勞在大店面前面的撞球桌(複數)娛樂.
吃喝打球談戀愛.
有雜貨店可以買用品, 前有娛樂中心, 附近都餐廳, 然後還有貨櫃屋(複數).
自成一個小社區了.
但你要說這是蠶食.. 我覺得不能如此說, 因為兩邊真的不同.
就像國外有無法融入國外的華人, 以及無法接受華人的外國人.
台灣應該也是同樣道理.
能接受外勞在小七擺撞球桌玩樂通霄?
能接受外勞在MOTEL隔壁?
他們也是人, 也有需求, 也需要生活.
有錢了以後自己搞一個小圈子服務自己同胞.
.. 還是接受這個現象吧.
至少他們沒有攻佔南部大大小小火車站.
而是自己開拓一個外勞城(等同國外中國城).
這樣想就想得通了.
===
我過去也都是出去做外勞, 台灣輸出的, 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