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引用:
作者windhm
那年代要靠體力賺多一點錢比較簡單, 現在就比較難, 就算付出很多體力與精力, 可能也只是過得很一般, 現在反而是腦袋靈活點的, 比較有機會賺多一點錢(寫app, 投資, youtuber, 炒虛擬幣等), 但大多數人的都不是屬於那一區塊, 所以相對的世代剝奪感會更強烈.
|
你說的都是對的
兩百多年前瓦特發明蒸汽機後, 一堆鏟煤工人失業, 但工業化的本質就是這樣, 無法改變...
你說的事情讓我想到另外一件事情, 就是.....
鄉民很愛靠邀什麼台灣產業轉型失敗/台灣都爛公司...etc
但真的要全部轉型, 自己卻又是最快被淘汰的那一群.....
引用:
作者Earstorm-5
讓我反思.. 這近乎跟國軍一樣鐵飯碗的實作技術為主的職業, 錢還更好, 沒人要做.
年輕人究竟在想什麼?
|
這點之前有討論過, 傳產/傳產-like 的工作環境不好 + 整個亞洲的喜好都是偏向白領 (那怕是假白領) + 台灣過度發展電子相關導致人都被吸過去
這點跟以前的萬年戰文 : 普大 vs 技職 一樣, 太難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