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sn245763
保險是一種事後概念,補償災害發生後的損失傷害
要保險公司事前去評估、糾正公安違規怎看都怪
有哪個國家的保險公司,會事前監督控管風險?
我真的沒聽過,投保案件這麼多
每件都要親力親為,有可能嗎?
風險可以找精算師先算出來,違規造成的傷害就但書不予理賠
我是保險公司,怎看都沒有誘因去做監督控管風險這件事。
舉流言終結者例子也不妥,因為他們從事的行為就是高風險行為
而且數量少(保險公司是靠大數法則來平衡保費和理賠金),
只要事故發生可能保費都不夠理賠,所以拒絕很正常。
|
laifu是正確的
你是保險公司但是你覺得laifu是錯的也是很正常,因為台灣保險有自己的玩法,
保險是風險分攤,你風險高就保費高,高到保險公司都不理你,你就沒辦法玩了。
保險是用商業方式,彌補政府管理不足,特別是產險。
舉個例子,半導體工廠火險,台灣保險,再保到國外,保險公司到工廠看你設施,管理,看完打分數,要改善或是要加保費,國外保險公司看你就是不達標理(不是政府標準)不會理你,沒保險你拿不到貸款,錢多到可以自己玩當然也是可以。
交通工具保險,台灣是只有風險分攤,沒賺錢,產險公會就會增加保費。
你再怎麼小心開車,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只有+-30%,出保才會加保費,
美國違規被計點馬上加保費(台灣隔年加保費)光這個保費可以差到10倍,車輛看碰撞安全度算保費(台灣沒有),美國駕照要搭配保險,沒保險就自己壓錢給DMV。
台灣保險公司保單要財政部核准,保險公司精算後送財政部,財政部同意才能賣,破壞遊戲規則大家沒辦法躺著賺錢的保單不會准。
所以整天就賣人壽險(儲蓄險)這種,其他太多就不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