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holisony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7
文章: 46
引用:
作者windhm
即使是大老闆, 也不見得預測的準, 台灣當初的dram, lcd, led, solar, 哪個當時不看好, 現在活得好的也沒幾間. 傳產也收的不少就是, 喜歡懷念的味道往往是老一輩的人, 終究會凋零, 味道不改變也可能無法帶來新客戶, 不少公司也是抱著過往的輝煌沉沒了.

不過也不用太嗤之以鼻, 長遠的預測或許就只是猜測. 但近期的預測是可推估的, 例如<12nm只有三家能製造, 擴廠的時間與產量大概可知道, 只要需求能維持大部分預估的成長需求, 那一定時程內的獲利增加自然也是可預估的. 初步驗證手段也很簡單, 營收自然會反映出來.

其實去看一下各公司歷年年報, 能活得好的, 或多或少都有在做精進與改變.



是阿,
我買股票已經20~30年了。從大學就開始買。
現在回頭看,很多當初的所謂傳產,真的都薛翻。
舉幾個例子,
中興保全以前我買40,現在穩定90而且每年配不少。
新保也是,26-28買過幾年,結果現在也40上下。
統一超,巨大,統一食品,大統油等等都是,
這些有的具備國際品牌,有的單靠內需可以吃飽的反而能歷經20年都更加強大。

反觀科技類股電子電腦產業興衰已經翻掉非常多了。
光碟/光碟機/dram/面板/太陽能/個人電腦/一些小周邊廠...博達/xx光電/好多喔,不一一點名了。倒了不計其數,但15年前風光的時候這些可都一堆是數百元一張的股票。
台積真的是很特例的公司,張董領導的成功也有很大的關係。

早期學生時代我很愛翻投資的書籍,當時最喜歡的就是彼得林區的選股法,繞了一圈10多年後,發現人家會變成master,真的就是有他厲害的地方。
舊 2021-03-31, 03:28 PM #9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olisony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