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老老濕
*停權中*
 
老老濕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6
說白了每個人工作就是為了賺錢,為了養家活口,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
所以每個角色賺取應得的報酬是理所當然的

不管是供果園,集貨包裝場,外銷業者
大家都是在自己的崗位上賺取自己這部分的利潤
沒有說誰撈過界(請部分讀者勿自行腦補)

就如同我第一篇文章說的
如果是我,哪個訂單好做我也會接那個
畢竟相對比較之下容易賺咩
連我自己在大陸的本業,我也想挑軟柿子吃一樣
只是對我來說,大單小單都是單
惟有準時付款的客人才是好客人🤣

不過我只是單就出口中國與出口其他國家的銷量比例懸殊
以及我們實際遇到的囧境在說明
而且我們只有做出口日本,沒有出口中國
所以沒有辦法做最根本或進一步的比較或評論啦

其實整體而言,如果可以增加能夠出口的國家當然好
(政府也有在努力進行的,也開始有成果&#127881
但畢竟每個國家的需求量並不相同

可能受到當地的口味、氣候、運輸、市場、價格…非常多因素的影響
舉例來說,就像我們要在鳳梨產品背卡標上「削鳳梨與切片方式」的圖示

對,因為一般日本人不會處理鳳梨
那為什麼不像台灣那種切好或切塊裝盒來賣?
也有,但這取決於每個通路(例如超市賣場)自己決定
切塊裝保存就會有問題,食品衛生這塊日本就不用多說
當天是否能夠賣完,沒賣完的等於報廢之類

還有需要人工來處理削皮切塊包裝,這些多出來的工序
而銷量也不是一時半刻能夠衝出來的

所有的銷量除了建立在價格上面,還有品質、服務跟相關配套等一堆的基礎上
市場需要用時間來認識產品
產品本身也需要用品質來說服市場
在日本,台灣的農產品已經逐漸打開市場
相信在其他國家,也有同樣一批人在努力著💪🏻

不過以日本來說,很多都是計劃性出貨的
什麼時候上架、上架多少家超市、每家上架多少數量
都是在前一個年度就計劃好的了
可能是日本人的工作態度跟個性就是這樣一絲不苟有條有理
所以有時候臨時要請他們增加採購量(尤其是產季開始後)
其實很拼

所以這兩天外銷日本的數量加了30%
真的是義氣相挺吧😅
當然目前當務之急是消化原先預計出口的4萬多噸的產量
除了增加外銷的購買量之外
有建議直接跟農園(包裝場)團購的
也有建議在市面上購買,這樣才能穩定價格的

這個已經看到很多相關配套措施出台
當然有業者還是很有信心
覺得這個禁止進口的政策很快就會取消
產季大出前就能再開放進口

雖然之前中國對於菲律賓鳳梨也是禁止進口
加上今年澳洲龍蝦🦞紅酒🍷的事件
所以🤷🏻‍♀️
覺得菲律賓鳳梨又有好多可以說🤣🤣
舊 2021-02-28, 05:53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老濕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