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ndy84 v.2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4
文章: 786
ABC 回台潮...台灣會是下一個矽谷嗎?

https://tw.news.yahoo.com/abc-%E5%9...4xiI2NP0a0GR0z8

ABC 回台潮,不該只是「花錢玩票」而已

Ben 就直言,身邊來自美國、澳洲和加拿大,學有專精、甚至部分已在海外成功創業的朋友,目前全都是因疫情而非職涯規劃決定來台──如何讓這些人在疫情過後仍有動機留下,是台灣留才議題上面臨的根本問題。

Ben 接著感嘆:「這是第一次,有這麼多 ABC 聚集在台灣,想要替台灣做點事,卻都找不到事情做,我覺得非常可惜。」「找不到事情做」的原因有很多,英文不夠普及是其一,而這點也反映在就業金卡上。

「我覺得 ABC 在台灣最大的優勢,就是和國外的連結──我們可以扮演『台灣文化大使』的角色,向西方人介紹台灣,也可以協助台灣企業連結海外的機會,但前提是台灣要先有一個能『外銷全球的品牌』(exported global brand)。」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19fin006/

【專訪全文】2千位超級創投科技菁英回台 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台灣將成下一個矽谷

台灣的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上週五(15日)接受本刊專訪時透露,至今已有二千名旅外菁英因疫情返台,「走在台北街頭,就像走在矽谷,隨處都能遇見熟人。」他直言:「如果政府能掌握機會,台灣絕對可以成為下一個矽谷。」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4...w-york-city-too

別再執著打造下一個矽谷了,台灣人更該學習的對象是紐約

台灣過去二三十年建立的傲視全球的電子霸業,讓台灣在培養軟體創業之餘,有完善的電子與製造產業鏈來支援產品開發。從悲觀的角度看來,台灣既沒有矽谷的科技優勢,又沒有紐約的國際性產業;但若把杯子看作半滿,台灣的產業擁有媲美矽谷的電子業產業鏈(與更完整的製造產業鏈),但卻擁有像紐約一樣的密集人口和傳統產業來支持科技發展。若以紐約科技業著重科技生活化、產業化之思維發展,台灣在未來物聯網經濟(與連帶的大數據經濟)中,其實比紐約更能夠快速開發產品。台灣以小博大,不能比絕對力道,要在產業鏈整合度上取勝。小蝦米對上大鯨魚也是有可能勝出,以色列、荷蘭、瑞典都是科技小國成功案例。

=========================================

高端人才都回來了,低端如我有機會分一杯羹嗎?下個月已經報多益了,不要再成績給我打八折了...
     
      
舊 2021-02-21, 11:05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y84 v.2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