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 Member
|
引用:
作者FLYFLY4
就我的認知,秋的預設解釋是四季之一,千的預設解釋是數值量單位。
但「鞦韆」是一個可以來擺盪的公園廣場大型實體玩具,透過字的偏旁革來加強「物」的概念,
透過遷來理解這是可以人體施力的東西。
我不認為一綱多本之後的教材,把「秋千」拿來替代「鞦韆」是好現象。
就我的認知現代社會, 毛筆、鉛筆、原子筆 是應用在不同場合和情境的書寫工具,
不同的書寫場合情境,用不同功能的筆,各有用途。
當要呈現「書法」這個藝術文化領域的時候,推薦使用毛筆,
當你個人要寫筆記的時候,推薦鉛筆或原子筆二選一。
另外新鮮應該不是只有魚而已,「鮮」至少包含了海和陸的動物肉。
|
這就是中文為什麼複雜的原因!
老是在搞一些所謂的象形,文字意義,
左邊部首代表甚麼,右邊部首代表甚麼......
為什麼有這個字鞦? 秋天才能玩嗎?
為什麼有這個字韆? 遷移搬家時才能玩嗎?
貓為什麼是貓這個字? 苗族引進的嗎?
狗為什麼是狗這個字? 為什麼後來還有犬這字?
也許當初都有其意義存在,
對文字演化有興趣的人也許不錯,
但此舉導致中文異常複雜!
對於文字意義是否存在以及是否了解,並不會誤導你使用它!
貓這字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你不知道吧! 但你不是用的好好的嗎?
狗這字怎麼來的你知道嗎? 你不知道吧! 但你不是用的好好的嗎?
文字是用來溝通的,當你越複雜時,
只會造成更大的溝通以及學習問題
既然現代社會可以把以前用的毛筆改成鉛筆或原子筆,
為什麼現代社會不能把文字從繁雜變簡易?
難不成我們現在用的文字,自古用到現在都沒變嗎?
既然有變,我們這代為什麼就不可以變?
只要大家認同且使用上無誤,有什麼不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