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nior Member
|
這個問題很久以前, 還在國中就被叫去思考過, 因為軍校是國中畢業後就開始.
之後才進去的, 升級有限, 不如早早就去.
出社會後, 看了很多, 發現其實不論什麼工作, 很多人下班都不會繼續進修的~
那時候長輩說的是在外面就是要不斷競爭, 如果不想, 就是去軍校從軍職.
當時當兵訓練還是比較苦的, 但之後就是一個穩定, 我笑稱像遊戲RPG固定升級, 還不用打怪練功, 純粹累積年資.
現在同輩親戚是維修&通訊班的都有, 父親軍官離開機械的, 我本來不是讀這門, 最後也是走了機械設備這條路.
算是宿命.
不過時代不同了, 現在當兵其實過得挺爽... 外面做反而比較累, 比較操, 時間也比較長.
賺錢的時候當然是比軍職高, 一個月9萬都有, 低的時候, 我之前3萬以下做了4年, 不是本科生.
上面離題了, 我真正要說的是, 下班進修並不是很常見的, 下班看股票之類還比較多.
或許版上電子業的多, 進修是很普遍的事情; 但實際上其它產業職務的人, 進修不算多.
我當時要去成大補修, 跟公司主管喬不攏, 最後得離職 (只是周末去補修的課程).
身處產業龍頭, 跟同業接觸, 跟供應商接觸, 下班後進修的真的是很稀少.
好笑的是有進修的往往會離職, 要不是去了外商, 要不就自己創業個人工作室.
跳不出工作輪迴的很多, 但主題這個五寶爸, 已經不能說是這個情況了.
他連基本自己上班的時候都沒有做好跟顧及穩定度, 下班有沒有進修是兩回事.
當然, 家裡面有人是其他種類公務人員, 教職, 電氣; 但這些進入門檻高, 另當別論.
然而如果要找到工作就穩穩過日子一輩子, 公務員是不二首選, 不裁員, 不降薪.
甚至不要求在職表現, 而是最重要看人際關係怎麼搞, 不是說外面沒有, 而是比重.
公務員人際關係佔工作比重可能是90%, 外面社會工作可能只是60%~
看起來似乎離題, 但既然要討論社會情況這個因素, 我覺得無法避免.
以台灣的大小(土地面積, 人口多寡)而言, 公務政務的體積太過於龐大.
而他們的收入要從外面的其他人民身上抽取.
且不論貪汙, 純粹講比例, 當能被抽取的基數變小, 他們就會越苦.
簡單社會主義手法就是畫定標準, 多少收入以下的可以免於被抽取.
但這就是集中消耗有能力拚的階層, 然後向下輪迴.
最終, 什麼人過得最快樂, 也沒有少消耗社會資源多少? 享樂最佳CP值?
本串討論的主人翁正是展現了這一點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