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LYFLY4
臺灣社會民眾本身的溝通,就是常常差不多啦反正聽得懂就好 ,
結果就是三不五時會錯意,導致發生了,
原本精準用字遣詞可以避免掉的第一時間不必要的誤會、少掉許多不必要的給他人看笑話。
然後出大包了,才在那邊後悔,當初為什麼用字遣詞不再細膩一些。
不要求多精準,但也不要呈現得「差不多先生」的樣貌太明顯。
|
對阿...不需要要求多精準沒錯啊...你也可以很認同對吧??
差不多大家都能懂就行啦
至於鬧笑話...難免吧
人生短短幾個秋...又不是要考試100分
溝通對話而已...
就像是樓主那個消費卷...1000個台灣人應該有999的都知道那是啥吧
就算有人知道寫錯...也不會有人誤認為其他意思
如果這都不能接受...
那本版有個b什麼的愛用特殊發音...你應該會更想死吧
最後再次強調...若是考試或正式公文書信往來...不能有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