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dkjfso
有這樣的信念是很好的
但這些年來
我的觀念改變了
覺得這只能用來要求自己
如果任何人跟他交換
擁有他的記憶、經歷、智商、身體構造
真的有把握發展得更好嗎
所有的資源都要競爭
比較平等的只有國民教育
沒有他人的墮落或懶惰
又何來另一群人的傑出?
試問我們都是勤奮不倦的人嗎?
沒有依靠自己頭腦的優勢?
所以只能當一個社會現象看
避免不要變成這樣就是了
|
出發點不同吧? 我比較負面, 而且不會假設交換這種不存在可能性的念頭.
況且, 前提有言到, 人性向善那一面, 我這裡的已經磨耗光了.
其實俺做的也是苦力工作, 是這最後一份工作開始當辦公室駐點職, 因為有年紀了.
忘了哪篇說到, 怎麼賺才快, 要拚也能拚, 該有多好, 可惜黃金歲月已過.
主題這種人, 現在消費的是社會愛心, 未來可能就消費子女(其實現在也是消費子女).
真的要拯救那些孩子, 就要強力消除掉這個不太稱職的父(母)親, 讓孩子重新來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