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ALA
其實被歧視這種話語
常常是說者無意
聽者有心
EX:學生時代同學羨慕你換新摩托車
你無意間回他說 換摩托車還好吧
若家境不好的同學聽到你的話 可能就覺得你在炫耀
問題是你可能就真的覺得還好
所以我才說
別羨慕其他人 做自己最重要

|
"啥,你開這台?不會吧?還是這是妹妹的買菜車?"這絕對不是那種無心說說
這種不掩飾的勢利不只顯示價值觀也顯示了這個人的格到哪而已
然後我也碰蠻多美國回來的台灣人
蠻大比例都是愛裝作在那邊混得超好~日子過超好
前年我老婆的其中一個阿姨也差不多~透漏想回來想買房
吃個飯言談裡盡是浮誇的虛榮生活
我就很故意的介紹幾個離鬧區近又有大公園且是獨棟的一些爸媽朋友想出手的物件
果然全都不成
(我先前已經聽過老婆對他們的概述粗抓大概也就是5千萬左右財產這些物件全都是這個價值或更高的)
因為事實上沾上美國人習氣的他們根本沒太多家底~現金流量明明也是還好而已
但他們的日子會過得讓你覺得他有實際家底5倍以上的財富
後來還不是撿個一千多萬的三房圖那個外觀跟管理看起來很氣派而已
也一樣買了賓士休旅
我就一再交代老婆除了過年吃飯碰到外不要主動去接觸
我認為五年內就會悲劇
要是走太近絕對會被借錢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