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分為兩個部分.
1. 買車, 這是他的自由.
2. 討論車, 這是他的白目.
每個人愛買什麼車, 其實不用多管, 如果真的是朋友且車子有重大缺失再提就好.
或是對方問你想法, 你就誠實說, 但也要拿捏說多少, 有些不必要的就不必多說.
譬如版上很多人會說高級頭又大, 內容差不多.
其實我本身豐田體系, 聽了就好笑, 但就此打住即可.
討論價錢級距有沒有那個價值是一回事, 但車子本身技術問題又是另一回事.
至於人生, 每個人都不同, 更不用多想; 譬如我們互看不順眼的太后.
他相對而言是人生勝利組, 條件上而言五子登科還有剩存款, 還不怎麼繳稅.
身體健康是另一回事, 但我其實傷痛也不少, 上週去維修設備, 左半身又拉傷.
天氣冷, 動作沒有拿捏好, 現在左邊脖子跟手臂要聳起來會痛, 下周可能醫生.
至於聊天方式就從兩個方向來看, 但白目是肯定的.
1. 可能的確他想的就是如此, 因為我自己經歷也是北美很遼闊, 不太會買太小的車.
這也導致我回來都是買比較臃腫的, 買過2台Camry其實也是把停車位塞滿滿.
2. 故意的.
===
最後, 自己的消費方式自己管, 像我今年就聽從一面之緣的人的建議: 不要買3C.
所以先買了一件背心(老了抗寒體能衰退), 還有一盞檯燈(中和刺眼白光).
經濟能力以及消費能力以及心情就不要考慮太多, 我買PING, 逛百貨時突然就買了.
有車也不常開, 還是搭區間去台南然後一路走到新天地.
極端消費模式, 搭區間, 然後買一件PING的背心...
如果像您有在思考, 我絕對會前天去仁德家樂福的時候買, 樓上就是體育用品店了.
應該是叫做迪卡農~ 甚至上網作功課, 會有更好性價比的產品.
現在回頭想想, 應該是上PCDVD看討論羽絨衣類型的時候, 潛意識打算試試看.
不過, 經濟能力所及, 有時候真的就是當下心情突然覺得, 啊~ 我想要這個.
更糟糕的是天冷在外走, 有時候粗魯了些, 我已經把PING的拉鍊口袋弄破了..
純新品, 就不小心破壞了, 這不是給粗魯人用的服飾... 有點痛的領悟.
離題說多了, 隨便打打, 家裡只有16度, 要來去活動活動身體, 發熱.
左半邊有點不舒服, 很麻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