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水戶黃門
護盤基金弊案怕是難以水落石出
相較於一般民眾,政府單位理應掌握更多國內企業內部經營的相關資訊。
在這樣的的條件之下,還能虧損,嚴重懷疑炒股僅是表象
真實情況是假裝虧損,而目的在於資金轉移。
至於轉移到哪裡了?沒人知道,應該是大多數人也不想也無力了解
|
想太多了,私人公司哪可能把真實的公司營運情況報給政府。政府反而是知道最少的。不然不會每次私人公司爆弊案政府都後知後覺,抓人時犯罪者早就把錢都轉走了。
還有這種事在民間基金司空見慣,民間公司不像政府部門有嚴格限制和控管。裡面的水深到你不敢想像,有時候都明目張膽在做了。
例如幾年前,我注意到某公司忽然外資大量買進,我查了一下新聞,沒看到任何好或壞的消息。結果幾天後忽然爆出該公司掏空案,檢調大動作搜索。想當然爾,該公司股價連續吃了好幾根跌停。
而就在掏空案爆出的前幾天,外資異常地大量買進,為啥?
合理解釋,有大戶有內線消息,並且和外資公司經理人合謀(說是外資,但很多外資在台灣有辦公室,用的經理人也是台灣人),在案情爆開前,大量出脫持股,外資經理人用投資人的錢,替大戶(可能還不只一個)護航,閃過這個弊案。
後來新聞也有報檢調要調查當時某些外資的異常動作,但後來沒看到後續新聞,應該是查無不法,不了了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