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過這類供應商, 也待過這類供應商, 大致上能理解他們在想什麼.
"嫌貨才是買貨人, 真的想要的人就會多來了解, 對方投注更多精力就更不會隨便棄單."
大致上就是覺得客戶其實已經知道你這個廠牌, 就是想看某些東西, playing hard to get.
這並不完全是錯誤, 有時候也是策略.
我前面說的例子, 剛開始問只給我型號與報價, 說規格要等我進一步甚至要買再來討論.
神奇喔, 但就是基於上面那個模式~ 你每一次追, 才會多給一點訊息, 有進展才會更多服務.
比較極端的, 我遇過親自過去討論技術細節, 包午餐不包晚餐; 採購了才有晚餐...
當然, 我這個一台就2~3千萬, 跟買車不同, 提供幾頓飯吃其實並不是大事情.
=== ===
沒比較好替代品的, 我就會摸摸鼻子忍受了, 為了公司好, 但驗收項目就會特別嚴格.
有可以替代, 只是他們依然是較佳選, 我就會砍價砍很大, 遇過有對方後來出面主管抱怨.
就笑笑說那麼多確認工作都我主動積極過來處理沒讓你們的人忙到, 就扣除我的薪水^^
=== ===
離題遠了, 買賣車很固定, 其實沒成交就要笑笑下台階了.
的確有很多公司買賣有沒有成交, 什麼都要寫報告, 只能業務自己掰一些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