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lpha
台灣的內需跟製造業轉型,是正相關的。別再說台灣不是內需國。以經濟體規模及購買力而言,台灣內需市場沒那麼小。
事實上台灣人看東西的眼光很準;簡單講就是在台灣內需做得起來的,出國比不會差到哪。反之專做外銷單賺代工,然後對內需一籌莫展的大有人在。
|
這上面也可以解讀為根本沒有內需市場, 所以專門搞外銷比較有搞頭.....
台灣問題是人工太便宜, 所以其實也真的沒有那麼多的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內需市場
內需市場最大的應該是諸如飲料店, 餐廳, 房屋裝潢與室內設計之類的; 真的要買高附加價值產品, 很抱歉, 真的沒有市場....
三年前和我說AIoT做不起來的研華某主管, 最近還在後悔當初沒有聽我說的直接殺進去
要拚高階服務業, IC設計在幾個大廠不錯, 但是你沒有10KK以上的單根本叫不動這幾家
普通的IC設計有一定水準, 但實際上包套後的量產價格比日本還貴.....
--
舉普通的例來說, 台灣的童書市場現在團購熱潮沒辦法真正的轉換成穩定的創作現金流
工具機市場只靠本地市場基本上就是餓死
電子產品.... 別說了, 你買過HTC Vive嗎?(Vive是否還認真的活著也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