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Jo Jo Chin
*停權中*
 
Jo Jo Ch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98
老了怎麼養?「老人中國」的養老金危機
2019/04/22 徐子軒


今年中國兩會期間,中國總理李克強照例提出工作報告,其中在近年成為北京頭痛問題的「養老金改革」備受關注。他宣示:已在2018年從每月人民幣70元上調到88元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未來計畫將繼續提高最低的給付標準;同時,李克強也指出中央已成立所謂的「調劑基金」,以確保各地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之所以要強調養老金一定會給付,是因為河北等十多個省份的養老金帳戶連年出現赤字,餘額在一年之內即將用罄;去年黑龍江甚至延遲發放,這些地方都需要中央補貼。故有中國學者建議,將南方多出的盈餘支援東北等地,像是廣東、北京目前都可支付4到5年無虞,引發網路熱議。

部分中國網友反對挖東牆補西牆,擔心會影響日後自身的養老權益。為平息議論,中國政府於是決定要以調劑基金的方式,統合管理分配資金——也就是中央利用各級稅收,補貼不足的省份。這種財政轉移的方式在現代國家相當普遍,但說穿了還是挖中央牆補地方牆。

比起分析灌水的GDP,衡量養老金可讓外界從不同角度得窺中國經濟的樣貌,更能清楚瞭解中國社會問題所在。中國養老金保險大致分為兩種:一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BOAI),類似台灣的勞保與勞退、一為上述提到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URP),類似台灣的國民年金。

理論上兩者只能擇一投保,區別標準在於有無工作,有工作者投保前者、無工作且非學生的16歲以上居民則投保後者。另外根據身分與地區,還有其他不同的退休金或福利,像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PEP)。投保PEP者乃是廣義公務員,他們的平均薪資未必比一般企業高,但替代率(即退休後與在職時的收入比)高達8成以上,退休金相當可觀。

因為涉及工作薪資所提撥的金額,BOAI與URP最後領取的差距會相當巨大。2017年官方數據顯示,URP每月人均領取約117元人民幣,BOAI約2362元。另外,根據一份中西學者聯合研究,以2013年數據為例,每位退休人員平均領取700元,基尼係數高達0.68,顯示中國極不平等的老年退休社會。

依中國政府2017年末統計,參加BOAI人數約4億人,URP約5億人,兩者合併計算約為9億人,兩種基本退休金涵蓋率為總人口的65%。乍看似乎照顧了大多數民眾,但真正給付額「稍有份量」、對養老生活有較大貢獻的BOAI,投保者數量卻仍太低,大概只佔全部就業人口的三成至四成。

尤其是辛苦奉獻、默默無名的農民工,他們處於社會底層,為建設各大城市賣命,卻往往在職涯的最後遭城市淘汰。統計顯示,2017年農民工約2億8千萬人,只有6,200萬參加BOAI,比例不及11%。這意味著,即使規定上是強制投保,但絕大多數的城鎮企業為節省人力成本,鑽法律漏洞,不願意為臨時性的農民工投保;加上農民工多不具大城市戶籍,有時也可能會被趕走,朝不保夕,寧可省下投保費,自己花用。

還有極少部分的人選擇投保「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NRP),NRP的性質與URP大同小異,前者主要是針對16歲以上農村居民,中國政府在2014年已將這兩種保險合併。但無論是NRP或URP所,能領取的金額都相當有限,因此即便投保,農民工很大程度上仍須靠自己的積蓄防老,可說是相當不公平的情況。

此外,如同中國內部的區域發展不均,養老金也有天壤之別。以2017年的URP為例,上海每月養老金給付最低基準將近900元(今年已超過900)、黑龍江只有90元;再看BOAI,深圳是全中國最多之地,可達近4400元、最少的廣西則有2300元。
舊 2020-10-16, 09:18 PM #4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o Jo Chi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