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nior Member
|
排除某ML自我高-潮, 公司規則有很多處理方法, 而且如果真有心管理, 無須搞小動作的.
重點就是比較, 人與人, 公司跟公司, 如果多做, 獎金是增加, 那就是愛做不做, 一定會有人.
(我也不虛偽, 現在只要是工作我能力範圍內都會攬下來, 畢竟景氣差, 加上存錢目標)
爺爺一個月5萬, 父母時代加通膨6萬, 6X12=72X2=144, 算150W, 然後15~20年...
三千萬左右吧? 離題了.
沒有人工作是來奉獻犧牲的, 但相對而言公司也不用委屈去求員工配合.
該給的給, 願意接額外工作的獎金補上, 不配合的等時機適當就換掉.
讓想做的人做, 想賺的人賺, 要當公務員的去考公務員.
當然, 即使這樣做, 無法排除員工之間彼此忌妒, 明明沒做的人妒忌有做的人可以多拿.
另外會有一些問題, 不過就不在這裡多說了.
加班是另一個要思考的地方, 如果工作量無須加班而該員老是加班, 有問題的是該員.
現在很多公司都不敢因人而異, 但事實上就是應該要因人而異, 好的壞的員工同等待遇?
樓主說了工作量會調整, 這說明一件事情, 不會過去去累積工作讓人做不完.
代表一件事, 分發的人有做過的經驗或配合的可能性很高.
當初賭爛老東家就是因為收入天花板, 所以那間公司雖然大, 最後留下的員工都是公務員.
他們不會願意繼續做更多來換更多, 資深的員工加薪比新進人員慢很多, 後來大家薪資差不多.
差不多待遇, 換來差不多員工.
換公司讓我開了眼界, 好的公司是怎麼管理, 雖然我無論如何都不是那塊料.
但身為優秀的圖書館類型工作者, 也是可以欣賞跟理解不同類型的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