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璉
引用:
陳璉是蔣中正文膽陳布雷最小的女兒,也是陳師孟的姑姑。她的母親楊品仙在她出生時獲產婦熱病亡。她原名陳憐兒,1939年改名為陳璉。
陳璉年輕時很激進,她不顧父親的反對,考入杭州高等學堂。由於她對國民黨對日政策不滿,逐漸接觸共產黨,1939年7月,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考入昆明西南聯大,並在那裡認識了她後來的丈夫袁永熙。1942年轉入重慶中央大學。1946年陳璉畢業赴北平貝滿女中作教師。1947年8月10日她與時任北平市民政局科長的袁永熙結婚。1947年8月24日葉翔之指揮保密局北平站破門而入陳璉在北平市京兆東街24號的住宅,當場逮捕正在發報的地下黨電台報務員李政宣及其妻子譯電員張厚佩、報務員孟良玉及其妻子李毓萍,同時陳璉夫婦兩人及在場所有人被捕,解赴南京。北平貝滿女子中學教員陶鳳娟給陳璉送戲票,因為長得特別矮小,又巧嘴機靈,瞞過了守株待兔的保密局特工,隨後立即向地下黨組織報告了陳璉被捕,避免了北平地下黨全軍覆沒。 陳璉在她父親的幫助下,蔣介石親自過問後兩人被釋放。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璉任中國共青團中央委員,官至共青團少年兒童部部長。但她的丈夫,時任清華大學黨委第一書記的袁永熙卻屢遭打擊。1956年袁永熙被判為右派。在中共高官的壓力下陳璉與袁永熙離婚。1962年8月陳璉離京赴上海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文教處處長,擁有全國政協委員身份。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被批為叛徒。1967年11月19日,陳璉在上海泰興路的華東局宿舍11層跳樓自殺。 陳璉死後,華東局機關對她的批鬥並未停息,稱她在歷史上有變節行為,文革中抗拒運動並畏罪自殺,定義為叛黨行為,並宣布開除黨籍 [1]。
1979年陳璉被平反,周恩來遺孀鄧穎超贈挽額題雲「黨的忠誠女兒」。1984年12月27日中共領導人胡耀邦稱之為「家庭叛逆,女中英豪」[2]。
|
陳布雷是蔣校長文膽,年輕時壓力大就有各種慢性疾病。及至晚年,女兒又有投共
嫌疑。最後自殺。女兒也投共,女婿也是共產黨員,文革時遭受迫害離婚,最後
女兒也是自殺。
中國投降派、海歸報效偉大祖國,文革時期死的死,觀的關,逃的逃。
永不放棄武力收回台灣,一下又說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
引用:
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近日發表談話時,強調「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他表示,任何國家都沒有包攬國際事務、主宰他國命運、壟斷發展優勢的權利,同時呼籲聯合國應「主持公道」。
|
聯合國是不是該出來主持公道,唸一唸一天到晚對台灣秀拳頭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