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豆子
*停權中*
 
豆子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10
您的住址: 山與海之間...
文章: 58
引用:
作者Swift
大概的意思就是說,目前生物的型態大概是進化論最有可能,就科學證據來說

雖說不能排除有智慧創造的可能性,但我想還是進化論比較有說服力

但我還是有一些疑問

我們都知道生物都是因為要適應環境,所以演化出各種不同型態

但是我覺得有一塊始終不理解,也就是說生物體內的運作機制,究竟是怎麼演化出來的?

例如,我們都知道有的動物可以感應到超音波,但是甚麼樣的原因讓動物本來沒有相關的組織聽到超音波,卻逐漸有這種能力?

或者例如像有的動物會改變外表的色素細胞,像這樣的能力是怎麼出來的?

當然答案可能就是突變,但我仍然還是有些疑問,那突變又是甚麼機制出來?單純的上一代的基因混合出來的結果,然後在自然界中決定誰被淘汰?還是因為外界的影響,例如輻射線、特定化學物質?

最後則是讓我感到最懷疑的,假設本來動物沒有眼睛,從簡單的感應細胞到複雜的視覺組織來看...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就如同耕作的選種。
農作物的配種,如果需要的是高產的作物,最先就找產量最多的幾個植株去雜交,這樣經過十幾代的改良就可能培育出一個穩定的高產品種。
相對的 如果要培育矮化好摘的荔枝也是一樣的意思。
首先挑一些個頭顯的矮的荔枝經過十幾代的雜交,就可能培育出矮化的品種。
而自然的進化可能是幾百代,幾千代,只要適合環境的就不會被動物吃到,結果生存下來的都是長的高、樹葉大的植物才能吸收更多的陽光,比較不會被大象吃掉。這些沒被吃掉的就能有交配權,矮的弱的都被吃掉了,所以這些被吃掉的基因就無法延續,這樣自然的淘汰選種,就會產生適應環境的新物種。
所以自然進化也是種選種培養,只是世代拉的很長。人工選種是刻意為之可以世代很短就培育出來。
舊 2020-07-22, 07:08 P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豆子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