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只是紙上談兵而已。實際上行不行還不知道。
羅斯福面對的美國人民,和今天的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他重生今日來當美國總統,也許很多作法會和歷史上不太一樣……
wiki
民權爭議
羅斯福的民權記錄一直受到很大爭議。他對廣大的弱勢族群來說是一個英雄,特別是當時的非裔美國人、天主教徒、以及猶太人。在新政救濟程序中對非裔和原住民有不錯的待遇,儘管他們都不在WPA與CCC擔任重大的領導角色。由於羅斯福需要南方民主黨人支持他的新政計劃,因此,他決定不推動反私刑立法,因為那樣一來可能會危及他所提最優先項目的通過。羅斯福非常成功地吸引了絕大多數的黑人、猶太人、天主教徒加入民主黨的新政聯盟。從1941年起,羅斯福頒布了一系列行政命令,旨在保障種族、宗教、少數民族平等分享新的戰時工作。他推動政府接納非裔美國人在軍界中擔任更好的職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斯福於1942年作出最後決定下令拘留日裔、義大利裔、和德裔美國人(許多人一直到戰後才釋放)。自1960年代起他被指控[100]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不採取果斷的行動制止德國納粹大屠殺造成6百萬猶太人死亡。批評者指出,在1939年大屠殺發生時,936位猶太難民在聖路易斯號客輪上被剝奪了庇護權,不允許其進入美國。
外交爭議
自1980年代起他被由蘇聯佔據的國家逃到西方國家的難民批評與溫斯頓·邱吉爾在雅爾達會議對史達林的侵略坐視不理,導致東歐被蘇聯及其扶植的極權政權統治數十年。1986年8月23日,加拿大的中歐和東歐社群發起黑絲帶日遊行以示抗議[101]。另外在雅爾達與邱吉爾、史達林會面並簽訂《雅爾達密約》,也令使中華民國、英國部分政治人物和美國共和黨參議員不滿,因為正是《雅爾達密約》造成了冷戰的開端。
是的,歷史上那個時間點,他有著我們所不知道的困難。但相對的,他來到今日,必定也會面臨與當時不同的困難。結果如何並不能完全確定。
---
在美國住過一段時間的朋友談到小布希只能搖頭,在我詢問下他也不能確定小布希一定會比川普好(面對現在的困難)。
wiki
歷次學者調查,05年小布希最高排到19名,09年以後6次幾乎都是墊底的。
也許回憶將他美化了?也許人民看到的和學者看到的不太一樣?
---
福特令我感到好笑。
wiki
福特政府非常關注經濟。為了克服不斷上漲的通貨膨脹福特於1974年10月呼籲美國公眾要求他們「鞭打通貨膨脹」和佩戴寫著「WIN」的胸章。[28]從今天回顧的角度來看這個措施是一個沒有任何解決基本問題的措施的公共關係把戲。[29]當時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達7%,[30],這麼高的通貨膨脹率足以阻止投資,使得資本外流和流入政府債券。[31]
當國家經濟進入蕭條時經濟政策開始改變。1975年3月福特和國會簽署了包括降低所得稅的1975年減稅法令來刺激經濟發展。當年紐約市面臨破產時,當時的市長亞布拉罕·必姆未能從福特獲得擔保。《紐約每日新聞》因此登出首頁標題《福特告訴城市:去死吧》。[32]
福特還面臨著一場可能的豬流感瘟疫。1970年代初流行性感冒中的H1N1豬流感病毒從豬流感演變為可以感染人。1976年2月5日迪克斯堡的一名美國陸軍服役士兵神秘死亡,其他四人入院。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研究結果豬流感是死亡原因。此後不久福特政府中的衛生機關要求所有美國人免疫。[33]。為了取信民眾,福特公開在白宮接受疫苗注射,並透過媒體傳播至社會大眾。雖然免疫過程拖遲,在公共關係上也出了毛病,但是當免疫項目結束時24%的美國人進行了免疫。24人死於疫苗,因免疫死亡的人數多於豬流感導致的死亡人數。[34]
令我感到好笑的當然是最後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