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FLYFLY4
中文系統不是只有已經組好的單個中文字而已,還有中文字的「筆畫」和「部件」,
還有漢文化的符號 例如 太極陰陽圖案、八卦符號等等,甚至還有注音符號、正體中文全形標點符號,這些都可以拿來利用。
這本來就需要一整套多去 規劃 設計 研發 定義 每個 筆畫 和 部件 漢文化符號 在電腦上 的程式語言內各是什麼意思。這是需要開發團隊去想的。
我只奢望若未來臺灣社會有機會成立這樣的開發團隊的話,研發過程不要把英文的思路帶進來,要百分之百的國語思路。
|
雖然我不是RD,不過組語本身應該就是暫存器之間、資料的移動與運算,
程式寫起來應該會像是數學運算與邏輯運算的描述式,和高階程式帶有語言
邏輯的結構應該完全不同。
在求學的過程中,數學、物理、化學,或是計算機理論,本身就有國際通用、
橫跨語言的表示符號,研究人員可以用各自的母語來理解這些符號的定義與
使用方式。另外使用中文文化圈的符號,再創一套科學標記感覺沒什麼效益,
要和國際接軌反而更麻煩。
若是站在「發揚民族文化」的立場,應該是要針對基礎科學的理論創新,
計算機領域也應該是在著力新的通訊協定、演算法、處理器架構...等開發,
並且好用到能夠成為世界通行的標準,搞另外一套符號規則並不能幫助我們
本質上變得進步與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