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引用:
作者真象
其實把普篩視為是ISO品管的抽樣。
沒有足夠的抽樣報告,我們就自已說我們病例很少,不用抽樣。如果通融台灣,那其他國家是否為了經濟,也可以不進行普篩而自行宣佈病例很少,要求歐盟,或是其他國家開放呢?
|
這樣說好了
什麼叫普篩
為什麼要普篩
換個說法
你可能會比較能理解
大規模篩檢
為什麼要大規模篩檢
基本上就是盛行率很高
偽性甚至已經不是考量的部分了
再換個說法
不少島國
到目前病例數還是0
那他們還要不要大規模篩檢
以符合你所謂的足夠的抽樣報告
前面我也說過
台灣的方式
不一定適合美國
相同的
越南的方式
未必全民能接受
每個國家的問題不同
條件也不同
當然防疫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退一萬步來說
至少目前台灣所謂的精準防疫
是有成效的
跟國外相比
幾乎已經像是平行世界了
既然目前精準防疫有效
為何又要白費心力跟金錢去更改呢?
頂多未來境外更鬆綁時
放寬精準度
篩檢更多人
我覺得就很好了
如果未來有一天
台灣所謂的精準防疫也漸漸失效
大概就可以從學習日韓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