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引用:
|
作者healthfirst.
大電影找大演員
小電影/季番可以找小演員
等臺灣真的每季都能出新番
再來擔心海量的工作吧
日本聲優都到武道館開演唱會了
他們都跨行當歌手
演員跟聲優工作是重疊的
反而還比較合理
|
日本聲優走到幕前也是一種利益最大化 ,
畢竟有一票聲優粉 ,
但也不是每個都能成功偶像化的
另外日本和美、中的狀況不一樣 ,
不是他們習慣找演員來配音 ,
就等於聲優是可以這樣被取代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02853
引用:
|
作者chengjer
動畫是一種工業,不是有好劇本好創意就可以成功的,
你沒有一群優良的畫師就算有資金也做不出像樣的動畫出來,
這就是為什麼政府花了那麼多錢也做不出一流的動畫,
就像有也是曇花一現,這個專案完成了這些畫師也要去找別的工作,
永遠也無法建立很多就業人口的動畫工業,
那些還幻想台灣會有像樣的動畫就洗洗睡吧.
|
如果是企業或投資者覺得有利可圖 ,
自己就會想方設法去經營
像華碩、hTC要吃手機市場 ,
也是自己想辦法去經營 ,
日本的動畫公司體質好的繼續壯大 ,
不行的倒了政府也不會管
但只靠政府推是事倍功半的
台灣有連載的漫畫、小說不像日本那麼多 ,
想靠台灣方面動畫化也是困難的 ,
而且我覺得不是台灣作品動畫化 ,
就一定得是台灣產業鏈自製
如果是作品被日方看上、然後動畫化也是一種方式
而且這種動畫化的成功可能性還比較高 ,
畢竟日本的產業鏈已經成形 ,
就看作品能不能受到青睞
另外相較於動畫化的各種問題 ,
台灣有些團體、工作室是朝自製遊戲方向在走 ,
大多是在網上宣傳、預購 ,
有現場販售就找規模較大的同人展 ,
這類同好聚集的活動來賣
引用:
|
作者BALA
你沒發現你講的
遊戲景點都是發生在中國
台灣有文化歷史的時間很短
地狹人稠 淺碟文化
台灣根本沒甚麼景點可以跟中國或是京都 奈良這樣古色古香的景點
這十幾年我很感慨
去看過京都的寺廟後
回頭再看看台灣的龍山寺, 鎮瀾宮跟行天宮
本來燒香算是台灣廟宇的特色
但這幾年有些廟宇取消燒香後
覺得又一項文化消失
台灣想推文化觀光
真的差別國很遠
|
創作跟自家在地的文化歷史長度有什麼必然關係 ?
自家題材沒得寫或沒市場 ,
就不會寫別國的嗎 ?
(而且你文末怎麼歪樓扯到觀光了)
誰說遊戲景點在中國的台灣就不能做 ?
誰說台灣作品就一定要綁定台灣歷史或在地場景 ?
又不是在製作觀光宣導
李安在奧斯卡拿下獎項 ,
靠得是電影中塞入大量台灣元素嗎 ?
魏蜀吳三國打得天翻地覆跟日本一絲關係都沒有 ,
光榮的三國志不也出好幾代了 ,
台灣和中國都有玩家在玩 ,
動漫也有相關作品、甚至角色還性轉了
再者誰說創作只能依據歷史 ,
多得是一堆不同世界觀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