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healthfirst.
什麼有心沒心?
金主要的是賺錢
不是為別人的夢想燒錢
如果這個產業真的能賺到錢
金主自己就會來投資標的
不用創作者去找
問題就是沒人證明過臺灣動畫能賺錢
格局規模太大的
我是認為適不適合臺灣
要跟外星人、海底魔獸、古代生物對抗
直接聯想的是國家軍事實力
所以超級英雄也就美國能做
拯救世界是他們的工作
輪不到重甲機神 Baryon
臺灣比較適合做人與人之間的故事
向宮崎駿、新海誠學習吧
他們都是說故事大師
|
如果我的早年娛樂新聞印象沒錯的話,美國好萊塢電影也不是每部都有大量盈餘,
也是有虧到爆的,然後就用大賺的電影去彌補虧到爆的電影這樣。
---
看看會不會有天使投資人吧?
然後動畫作品本身也真的要有該有的樣子就是了?
---
延伸話題,我一直覺得 臺灣漫畫作品,奇幻類的 鄭問 深邃美麗的亞細亞 的故事「概念」「格局」人物設計「概念」,有值得被動畫化/甚至被真人特效電影化的「潛力」。
當然原作故事整個得再修飾過,原作出發點真的很好,整套五集單行本我也有買來收藏,但整套故事虎頭蛇尾,真的好可惜。
鄭問 刺客列傳、東周英雄傳 也都是不錯的素材,不過搞不好動畫化的話,需要有資金研發全新的水墨畫風格效果動畫軟體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