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blair
蘋果正是USB-C的主要推手
何來難搞之說
整個USB的歷史背後
都有一顆大大的蘋果
Type-C的目的是為了一條線一統江湖
但卻發生了相反的困擾
「每一條線功能不同卻都長得一模一樣」
蘋果自己都是做全功能啦
但是離開了蘋果到了PC
PC的世界就搞出這種事
|
usb有分大頭(type a)跟小頭(type b)
小頭的演進由mini usb-b、micro usb-b、usb-c
蘋果不是不削和大家一樣嗎!!?
手機搞了30pin(usb 1.0的速度)、lightning(usb 2.0的速度),前者比mini usb-b大很多,後者比micro usb-b小一咪咪
性能和快衝大幅落後usb-c(3.0~3.2的速度)
----------------------------------------------------
背面的這裡有寫資料的傳輸速度,電腦的「USB 端 10MB/s」。「30pin 端」的iDevice端,在 iPhone 4 是「1.5MB/s」在 iPad 則是「2.4MB/s」。 喔∼「23 倍高速化」以後的資料傳輸速度好像並不是很快,這樣說來以前的版本不就是更加龜速?
http://www.frostyplace.com/index.php?story_id=12217
----------------------------------------------------
USB 1.1速度12Mb=1.5MB
USB 2.0速度480Mb=60MB
超早期mini usb 2.0的性能和大小吊打30pin,蘋果也不使用!!
(mini usb 2.0早期行動電源/手機的介面)
2010年後安著手機就逐漸導入micro usb介面了
-----------------------------------------------------
蘋果不愛用標準介面又一例
早期的fireline與usb之爭
到後期的Thunderbolt與usb之爭
就算性能只有usb1.1性能的30pin,也不願導入usb2.0的mini usb/mirco usb
(不過lightning有usb2.0的速度,算堪用!!速度和快充差了點)
單純就擠牙膏,賺周邊的權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