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看到現在, 雖然之前說不再回這篇了, 不過還是說一下感想笑一下...
1.開大絕?
其實沒啥好開大絕的...
如果覺得政府1K換3K是提升GDP手段, 那為免淪為政府的提升數據工具, 有疑慮的不該換不是很合理?
2.如果現在已經是2021年, 甚至是更久以後, 政府把2020年的GDP拿來當成宣傳政績的工具, 屆時要來批評也還來得及...
還沒發生的事情, 可以靠自己的臆測去衡量個老半天, 不簡單...
更何況GDP最基本層面也就是一個經濟是否好轉的參考數據, 不看GDP是要看什麼?
講難聽點的, 在這邊嫌老半天的, 會不去換的我相信連一成都不到...
已知3.6K消費券在過去的實際效益並不佳, 還跟著照做.........?
馬英九一開始做3.6K, 也是很多人批評, 但不做永遠不知道是好是壞...
也因為做了之後, 後續發現效率不佳, 沒理由明知如此還跟進...
結果第二次的罵聲感覺還比當初第一次還要猛烈, 說穿了, 不就只是單純要民眾掏錢+錢發太少...
然後,
曾幾何時台灣已經變成某些人認為是對的東西, 進而跟進去幫忙解釋, 結果就成了另一幫人口中的護航...
再者,
這些別人口中所謂護航的人, 只針對已知的情況去做分析, 不對未知的東西去加以臆測, 然後妄自評斷.........比起另一幫人, 說實話, 我不知道要證明自己是對的立基點在哪?
最後,
希望這些人的結果不會是...................真香...
PS.三倍券去查一下應該就可以知道意思了, 並不是單純1K換3K叫三倍券, 而是搭配上業者可能為了吸引民眾消費的促銷折扣, 推算下來預估會有三倍甚至更高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