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什麼都是做得到的, 一旦政府有了莫大的權力以後.
以美國來說有多少現在令人詬病且被檢討的權力是冷戰以來擴充的?
(包括三浦大統領不斷給自己添加的權力, 都是趁各種機會拿到手)
所以不要只笑中國, 多少本書提出了民主的極權, 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歐美之所以牛步就是因為小心又小心, 懷疑更懷疑的態度去審視.
似乎是雷根政權吧? 就極其一時過, 這歷史連美國都逃避不了.
當然, 我沒有幫中國說話, 他們走的就是極權體制, 光明正大運作.
數次提過不太喜歡跟對岸往來, 本身更是排斥過去出差, 始終不用對岸系統.
不上網, 不數位寶, 基本上是任何形式了, 光一個不上網足以表明我看法.
以3C而言, 不論價格如何便宜, 我從不買對岸的廠牌(至少個人而言).
問題在於提對岸的負面並不會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好, 只是相對沒那麼爛.
台灣如果要跟歐美接軌, 在觀念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制度上倒是沒問題).
容納異聲, 容納懷疑, 容納想要以個體形式存在的人, 只要他/她有盡義務.
有制度還需真的法治而不是人治, 不能自動忽略其實都有的管控而嘲弄對岸.
名稱不同而已, 骨子裡是一樣的項目, 很多(即使不是全部).
台灣沒搞出數位台幣, 以及電子金融達成率才一半, 但管制上是雷同的.
然而兩岸都一樣, 你沒啥背景, 沒有足夠顯著的存款, 誰要特別管你? 所以不會感受.
你問對岸小民, 他們也是無感的~ (只有那些比較大尾被關注的才會感受到管制)
反過來, 台灣很多有美國國籍的, 對肥咖條款才深刻吧? 我並不認為這制度有錯.
我只是說: "不要意識形態的去忽略本質一樣的東西." KYC基本上也是信用制度.
CRS就是一個基礎平台.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