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港仔嫌香港政府爛是因為拿不到1萬元紅包嗎
香港拍板防疫紅包 18歲以上發放港幣1萬元
#香港大衰退,第1季經濟成長-8.9%,20年最糟
香港第1季的經濟成長數據出爐,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衰退8.9%,跌幅是近20年來最大,過去香港最差的紀錄是1998年第3季的-8.3%,以及2009年第1季的-7.8%。
這也意味著香港已經連續3季呈現負成長,這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長的衰退期。去年香港整年度的經濟成長是-1.2%,也是2009年以來首次負成長。
香港官方在新聞稿中提到,如果大流行持續,經濟活動將會繼續保持低迷,香港近期經濟前景處在高度不確定性,美中關係的發展,地緣政治的緊張,以及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也都值得持續關注。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Paul Chan)坦言,今年香港經濟最多可能萎縮達7%。
「香港經濟不能只依賴財政刺激就回歸正常,」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彭藹嬈(Iris Pang)認為,「第2季的消費雖然可能不會比第一季糟,但是依然很差,因為社交距離的措施以及群眾抗議,也都會打擊消費。」
儘管對於疫情的一些管控措施可能逐漸鬆綁,但是全球商業的衝擊,以及反政府的動盪,讓經濟活動可能保持低迷,旅遊、零售、運輸超慘,失業率攀升。
「以貿易和服務導向的經濟體,因為全球下滑而遭到重創,」《彭博社》經濟學家分析,像香港這樣的小型開放經濟體面臨全球的需求萎縮,正在遭受嚴重的打擊。
對苦苦掙扎的中小企業影響將尤其明顯。根據香港政府資料,香港中小企業家數比例超過98%,雇用大約130萬人,將影響公務員以外的45%勞動力。
在2019年的示威活動開始以來,香港經濟一直苦苦掙扎,新冠疫情的帶來更是雙重打擊。
香港政府推出的救市措施,滿18 歲居民每人發1 萬港元,預計要到6月錢才會發下來。
那些能夠活下來的企業,可能會以規模更小、更精簡的方式存活,這將使得許多職務就此消失。
一旦疫情消退,「限聚令」放寬後,抗議活動可能會再度回到街頭,進一步加劇企業和經濟的痛苦。
「新冠疫情影響可能比全球預期的更長,當地的抗議活動可能再次加劇,這帶給香港經濟巨大的衰退風險,」牛津經濟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胡東安(Tommy Wu)分析,「第2季開始,失業率和倒閉潮將繼續重擊香港經濟。」
————————————————
香港經濟被垃圾搞爛掉還能發紅包算不錯。哪像我們蠢到有剩的假貨政府紓困還要查戶頭有沒有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