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巴哈亂戰得到有趣的消息
根據某廠員工爆料
https://pttweb.tw/s/WMSBS
Arden最近是一波爆兵
那個量 不輸去年7/7前一個月的Navi10
整個產爆
然後同樣已經轉量產的OBR 靈壓直接消失
索索可能是嚇到閃尿
---
上文簡單說就是XSX正全力量產,要以量制價,跟SONY打價格戰
反觀SONY卻收手(之前另一篇說兩者晶片都已進入量產階段)
原本我是覺得SONY減產PS5這傳聞可信度太低
初期產能都還沒提升如何減產?
而且就算提前備貨半年,上市一樣會賣到缺貨
但看到另一篇分析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7...imit-production
有媒體指出,Sony計畫在推出第一年,限制主機的產量以抬高售價
希望短期內能壓低市場需求,減少出貨──因為PS5生產成本實在太高了
而成本會這麼高昂的主要原因,則是因為 需求零件與當紅的5G手機撞車
PS5供應商透露,Sony預計在2021年3月以前,生產500萬至600萬台PS5
作為比較,PS4剛推出的前兩個季度,Sony總共銷售出750萬台遊戲主機
供應商已經開始向Sony出貨,預計6月時PS5就會進入量產階段,如期在今年底出貨並不成問題
---
綜合分析,我認為"減產、限量"都容易造成誤解
對比往年大概減少50%預計生產量,應該用"不全力量產"比較適切
當然我不認為跟5G手機有關,全球疫情影響哪來那麼多5G手機
而且5G手機用的又不是GDDR6跟高速SSD顆粒
但避開零件高價時期則非常容易理解
1.全球疫情影響鎖國封城,供應鏈斷鏈嚴重=>成本上升
2.NV新卡、AMD新卡、XSX全力量產,會造成超大量GDDR6需求=>成本上升
那麼以小米手機期貨概念來看,初期生產成本最高
會隨著時間慢慢下降,那麼初期要用超低價當賣點,就不能賣太多台
所以PS5既要保留價格戰的定價彈性,又要避免初期虧損過多
把整個產量、銷售日程拖延半年~一年,不失為一個方法
好比過去半年賣750萬台,那改成半年賣500萬台
後面再慢慢補上就好,反正家機壽命大多3~5年,不是第一年定江山
但我也要說這是一步險棋,對手絕對會趁這時候攻城掠地
當年底過節~明年過節這期間,玩家如果想買台新主機回家爽玩
卻看到PS5大缺貨,而隔壁XSX貨源充足又沒貴多少,那改買XSX也非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