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nior Member
|
對了, 稅制都是多面性的, 雖然造就不鼓勵儲蓄, 而是鼓勵消費與負債.
譬如不鼓勵企業屯錢, 鼓勵企業發放獎金給勞工, 但影響在於景氣循環時, 企業手頭現金.
鼓勵人民消費與負債(特別提房地產!!!), 但影響在於可能有失業潮的時候(景氣差).
特挑房地產因為這個比信用卡更刺激.
鼓勵低利率, 高額度, 長償還期, 每一項都是加大負債的風險, 鼓勵人民去冒險.
懲罰高儲蓄的定存族~ (這類人最有能力熬過經濟循環, 最有風險意識)
諸如此類的稅制設計還很多, 也不是台灣獨有 (但房地產負擔是真的以台灣較低).
2008次貸風暴後雖然禁止包裝在連動金融產品, 但並沒有"降低"銀行此類貸款.
既然沒有降低銀行此類貸款, 他們一定會想辦法"轉嫁"這個風險, 拿別人的錢來冒險.
這是很根本的, 雖然我不曉得他們會如何"包裝"或變更, 但這個大原則肯定是轉嫁.
所以現在來可憐人民失業或收入降低繳不起房貸或是繳完以後生活有問題..
鼓勵人們去冒險, 可憐他們要冒的風險, 鱷魚的眼淚吧?
然後, 最有風險意識, 努力工作維持的人, 變成了必須被抽血的對象.
不是說社會不該彼此照顧, 而是這時候, 必須加大對某族群的抽取量來彌補.
被抽血的人會變得不健康跟虛弱, 等於是一種均貧卡, 要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