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https://dq.yam.com/post.php?id=996
看到其他國家的歷史時,佛教的思想也深深影響人們的行事;例如,緬甸以正義之名發動戰事的國王們,就是用「佛教教義」讓戰爭合理化;東洋的日本也不例外,許多信奉佛教禪學(Zen Buddhism)的武士就認為,在一個人做出壞事前先殺掉他,就是一種出自同理心的作為,這樣的想法在二次世界大戰時也深深地盤踞在當時的日本人心中。
---
安波羅修與奧古斯丁的正義戰爭理論
安波羅修:參戰捍衞無辜者展現愛與公義
他認為,使用武力阻止別人襲擊無辜者就是實踐愛與公義的具體表現[9]。擴而充之,基督徒為了捍衞整個(無辜的)民族或拯救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緣故參軍無疑是展現愛與公義的表現,說這是基督徒的義務亦不為過[10]。
奧古斯丁:正義戰爭彰顯報復性公義
他相信,上帝的慈愛與公義也包含報復的元素,例如懲罰犯罪者讓對方悔改或以武力阻止對方繼續犯錯[17]。對奧古斯丁而言,追求報復性公義同樣是發動戰爭的其中一個正義原因。
這篇文章很有意思,值得細細閱讀。
---
「宗教」究竟是和平使者,還是默許恐怖主義的衝突製造者?
「正義」在基督教義中則有較複雜的分類,美國哲學家珍.貝思克(Jean Bethke Elshtain, 1941-2013)在《對抗恐怖主義的正義之戰》(Just War Against Terror)一書中將正義分為三類:「懲罰性正義」,以懲罰來糾正錯誤行為;「個別的正義」,讓個人或個別的國家在不同條件下,也可以達到自己的正義;「修復式正義」,用來修補過去的不正義,且藉著修補而知道恐懼,同時建設未來的正義。
這當然是西方世界的看法,我相信穆斯林可以寫出一篇完全不同角度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