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dx
*停權中*
 
cd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323...-china/zh-hant/
新冠疫情加劇美中分歧與對抗
2020年3月23日

華盛頓——上週的一個下午,當川普總統在白宮新聞發布廳登台講話時,他準備的講稿包含了「corona virus」(冠狀病毒)一詞。但一張特寫照片顯示,川普已經用他標誌性的馬克筆劃掉了「冠狀」一詞,改為「Chinese virus」(中國病毒)。
川普用嚴厲的措辭指責北京掩蓋了最初在武漢發現的疫情,這場疫情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場使美國陷於癱瘓的大流行。他說:「可以肯定的是,全世界都在為他們做的事情付出著巨大的代價。」第二天,他與白宮國務卿邁克·龐皮歐(Mike Pompeo)一同參加了白宮新聞發布會,龐皮歐指責中國政府歪曲了重大衛生數據,並稱其反應「對全世界人民構成了風險」。
如此嚴厲的斥責,對於長期以來一直尋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保持友好關係的總統而言,是一個突然的轉變。他最初讚揚了習近平政府在抗擊這一流行病方面「做了非常專業的工作」。但是,隨著川普和美國高級官員對習近平政府的譴責加重,國家安全和公共衛生專家擔心,兩個世界大國正在步入新的冷戰,這可能會嚴重破壞消除病毒和挽救全球經濟的共同努力。

甚至川普政府的一些衛生官員也警告稱,譴責中國政府可能使其更抗拒共享有關病毒的準確數據。儘管官員最初進行了掩蓋,但中國已經共享了該病毒的基因組序列,而且中國科學家已經寫了許多關於該病毒的公開論文。此外中國還有能力干預美國的醫療供應鏈,其經濟政策對更廣泛的全球經濟也至關重要。
康乃爾大學中國專家和貿易政策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稱這種新的敵意「令人沮喪」。
他說:「天安門事件後的美中關係在一個特別不幸的時期惡化到了新低,而在此刻,兩國本應該聯手限制大流行病對公共衛生、經濟活動和金融市場造成的破壞。」
歐巴馬政府外交官兼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副部長凱利·馬格薩門(Kelly Magsamen)也說,「競爭態勢」削弱了遏制該病毒的努力。她說:「我們需要共同努力控制住疫情,而不是為了指責中國而指責中國。」
但是對中國持強硬態度的人士認為,這一大流行是一個可以突顯他們所謂的中共陰險本質,調轉國際輿論以針對中國,並打擊其反美陰謀論的機會。
「事實很清楚了,我們目前正在打一場信息熱戰和經濟熱戰,」前川普政府策略師、批評中國共產黨的主要保守派人士斯蒂芬·K·班農(Stephen K. Bannon)說。
班農還說,中國政府「已向世界證明,他們對中國人民和世界構成生存威脅,而不僅僅是對美國構成威脅」。
班農實際上代表了川普政府的許多高級官員,他們長期以來一直敦促對北京採取更具對抗性的姿態。這些官員警告說,一個快速增長的中國在習近平日益獨裁的統治下,正尋求對美國及其盟國形成軍事、經濟和技術的絕對優勢。
其中也包括強硬派龐皮歐,他使用遭到廣泛批評的「武漢病毒」一詞,激怒了中國領導人。龐皮歐譴責北京隱瞞了最初有關該疾病的報告,包括當地醫生因將消息發布在社群媒體上而受到政府訓誡。
另一位有影響力的鷹派人士是川普的副國家安全顧問、白宮對華戰略政策的主要設計師馬修·波廷格(Matthew Pottinger)。波廷格曾作為《華爾街日報》記者在中國進行報導,在2003年的SARS危機期間,他記錄了政府壓制疫情信息的行動。他曾公開講述自己在北京報導腐敗事件時,被「一名政府暴徒」「一拳打在臉上」的經歷。

本月在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露面時,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C·奧布萊恩(Robert C. O’Brien)在談及該病毒時,把重點放在該病毒的大肆傳播應該歸咎於中國上,並說「武漢的疫情被隱瞞了」。
但川普的一些經濟顧問,包括財政部長史蒂芬·馬努欽(Steven Mnuchin)和國家經濟委員會(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主任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認為,在戰略問題上與中國對抗會威脅到經濟合作,而在中國握有許多張牌的全球互聯經濟中,合作是必需的。
華盛頓日益強硬的姿態激怒了中國政府,引來官員和新聞媒體的回擊,指責美國試圖將責任轉移到海外,甚至指責是美國製造了病毒:這個月,一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網上推動陰謀論,稱可能是美國軍隊將病毒帶到武漢。
中國對全球衛生供應也有巨大的影響力。美國官員批評中國購買了全球醫療口罩供應的很大一部分,並呼籲將生產藥品、醫療設備和防護裝備的供應鏈搬回美國。
「川普總統的處境非常困難,因為他仍然需要CCP在很多事情上的合作——不僅在經濟方面,而且在關於這個病毒的方面,」班農說,CCP指的是中國共產黨。「我們仍然聯繫在一起。」
週五,在表達早些時候對中國政府的一些批評同時,川普似乎也承認了這一點。「我尊重中國,我也尊重習主席,」川普說。他稱這位花了他幾個月的時間,試圖與其談判一項全面貿易協定的中國領導人是「我的朋友」。
這樣的言論在幾週前的川普身上更為常見,當時美國幾乎沒有已知的冠狀病毒感染病例,中國大部分地區處於封鎖狀態。但隨著美國無力阻止病毒的傳播,中國則似乎正在控制疫情,中國官員開始大膽指責華盛頓,川普的措辭也隨之改變。
川普的一些官員和國會共和黨人表示,這場危機凸顯了美國減少對北京經濟依賴的迫切需要。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參與起草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政府購買更多美國製造的藥品。
一些共和黨人說,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本月發表的一篇文章讓人看到一種威脅,即美國可能無法獲得中國製造的重要藥品。
「他們可能會威脅切斷我們的藥品供應,」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馬爾科·盧比奧(Marco Rubio)3月13日對福克斯新聞(Fox News)表示。「這形成了嚴重掣肘。」
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Tom Cotton)和威斯康辛州共和黨眾議員邁克·加拉格(Mike Gallaghe)提出了一項立法,如科頓辦公室發表的一份聲明所說,將「結束美國在製藥製造方面對中國的依賴」。
川普政府官員也在評估冠狀病毒和相關緊張局勢對貿易談判的影響。中國和美國官員尚未公開表示中國是否有能力兌現今年1月根據一項臨時貿易協定做出的承諾,即未來兩年內購買價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但普遍的經濟動盪讓這一承諾看起來不太可能實現。
然而,當前的摩擦既是關於經濟,也是關於政治言辭和民族自豪感。政府高級官員對中國誇大自己向世界各地運送醫療物資的宣傳攻勢感到憤怒——美國官員說,共產黨此前對疫情暴發應對不力,現在這樣的舉措顯然是試圖它粉飾在國內外的聲譽。
這些官員還說,如果中國當初沒有拒絕包括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專家在內的國際專家進入武漢,美國或許能夠幫助控制病毒。奧布萊恩上個月說,中國的干預「可能讓國際社會浪費了兩個月的應對時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上週五否認了這種說法。「他們所謂中方不公開、不透明的說法,罔顧事實、顛倒黑白,」他說。
美國官員還感到憤怒的是,中國領導人幾乎沒有承認,美國通過前往武漢撤僑的包機向中國運送了18噸醫療物資。2月初,美國還承諾向中國和其他國家提供1億美元的援助以抗擊冠狀病毒。
上週,中國驅逐了幾乎所有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和《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撰稿的美國公民,這給中美關係帶來了新的壓力。
一些保守派人士以及川普政府的官員,對白宮有關「中國」或「武漢」病毒的說法感到不滿,稱這樣的語言應該更具體地針對中國領導人。「說實話,我認為我們這個命名是錯誤的,」班農說。「這不是中國的病毒。這是一個『中共病毒’。中國人民是它的受害者。」
亞裔美國人還表示,「中國病毒」的標籤導致了種族辱罵和肢體攻擊事件的發生。
許多對華鷹派人士說,擔心失去同中國的合作,從而引起中國對抗的廣泛擔憂被誇大了。「中國真的不想幫助我們,」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亞洲研究主任卜大年(Daniel Blumenthal)說。「他們只關心掩蓋事實,分散注意力,並且指責美國。」
但歐巴馬政府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高級亞洲主任、現就職於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何雷恩(Ryan Hass)指出,在以往的全球危機中,美國和中國都找到了拋開分歧、走到一起的方法。
「在一個正常運作的政府中,我的建議是找出美國和中國可以集中資源和專業知識,幫助控制全球冠狀病毒傳播,而且切實可行的方法,」他說。「遺憾的是,對於現任政府來說,這種做法是過於遙遠的目標。」
「需要明確的是,有很多針對中國的批評,並且有的是時間去清算,」他還說。「但現在不是時候。」
舊 2020-03-24, 08:04 AM #16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dx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