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巫佚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25
(五)非壓縮環境,4K相關讀寫測試:

4K QD1項目

Anvils軟體裡,4K QD1的讀取測試以SM2262EN全勝,蠻特別的是32G測
試裡,970 PRO或EVO Plus均出現掉速。寫入方面是AI218幾乎贏過
FireCuda 520,970 EVO Plus及MU X1幾乎都輸給660p。





AS SSD軟體裡,小檔讀取FireCuda 520險勝,寫入則是由SM2263XT的AGI
AI218獲勝;大檔讀及寫入都是AGI AI218最佳。



在Crystal Diskmark軟體裡,AGI AI218平均讀取表現最快而獲勝,SN750
意外的差;是寫入方面,FireCuda算贏的漂亮,SN750小勝970 PRO。






4K QD4項目,在Anvils軟體的讀寫測試SM222EN主控全勝;寫入測試SN750
整體表現較平均Phison主控大檔掉速還是挺明顯。





4K Q8T8項目,Crystal Diskmark軟體裡,讀取測試有點是大混戰,最
後是970 PRO以平均表現最快。寫入方面,FireCuda 520功虧一匱在32GB
容量掉速太嚴重。





4K QD16項目,在Anvils軟體的讀取測試以970 PRO最好,全勝;寫入測
試在小檔階段接是FireCuda 520勝利,也因為掉速,在大檔下此系列主
控效能偏弱。





4K Q32T1項目,Crystal Diskmark軟體裡AGI AI218不論是讀取或寫入都
遙遙領先。





4K QD64項目,在AS SSD軟體裡,大小檔讀寫速率均是FireCuda 520最快。




(六)壓縮環境,4K相關讀寫測試:

4K QD1項目

在Anvils軟體裡,4K QD1的讀取測試以Phison系列主控大獲全勝;4K QD1
寫入測試,同樣是Phison主控,MU X1幾乎奠底,FireCuda 520一路領先。





在Crystal Diskmark軟體裡,讀取全都是Phison系列主控掌握完全優勢;
寫入速率MU X1掉到後段班,僅FirecCuda 520維持領先。





4K QD4項目,在Anvils軟體的讀取測試以Phison系列主控大獲全勝;寫
入測試裡意外的是SM2262EN的AGI AI218竟領先FireCuda不少項目,660p
不意外的因QLC特性無法負擔較複雜的環境。。





4K QD8項目,在Crystal Diskmark軟體裡,讀取全是Phison系列主控掌
握完全優勢;寫入速率在8GiB以下幾乎Phsion主控快全贏,很可惜的大
檔(32G)兩個都掉速非常嚴重。





4K QD16項目,在Anvils軟體的讀取測試以Phison系列主控大獲全勝;寫
入測試可發現的Phison主控大檔掉速比別人快,輸給SMI主控也輸給三星
主控蠻多,僅能持平前一代SM2262。





4K Q32T1項目,在Crystal Diskmark軟體裡,SM2262EN的AGI AI218遙遙
領先其它人,連Phison或Samsung系列主控都不是它的對手;寫入速率寫
入速率也發生同的情況,只是FireCuda 520輸給MU X1也是讓人意外。






(七)非壓縮環境,應用軟體整合測試: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隨機讀取平均速率是MU X1表現最好,隨機寫入平均最快是SN750。
https://o.5.photo.xuite.net/5/2/2/e.../1224857600.jpg

AIDA64 Read Test Suite 1MB環境,可發現線性或隨機讀寫下SN750
表現都不差,但是Buffer Read則是Gen4的FireCuda 520明顯較佳。
https://o.5.photo.xuite.net/5/2/2/e.../1224857698.jpg

AIDA64 Read Test Suite 8MB環境,可發現線性或隨機讀寫下MU X1
表現幾乎都第一,但是Buffer Read是FireCuda 520明顯較佳。



Anvils壓縮環境,讀取總分是970 PRO最高分,寫入方面在8GB以下是
FireCuda520最快,大檔反而變成是970 PRO的天下,最後加權總分也出
現類似結局,就是8GB以下是FireCuda 520險勝970 Pro,但12GB以上測
試全由970 PRO及EVOPlus兩兄弟執掌牛耳。







AS SSD的Copy Benchmark,小檔ISO複製傳輸,意外的是660p表現優異,
大檔ISO傳輸,則是970 EVO Plus最塊;程式傳輸入速率,不論大小檔
都是AGI AI218最快。


AS SSD的讀寫總分裡,不論大小檔案都是FireCuda 520最快,Phison系
主控分居前兩名。



PCMark 7得分以970 PRO最快,其它細項測試就請直接看圖。







PCMark 8總得分或頻寬以FireCuda 520最佳,其它細項測試就請直接看圖。










(八)壓縮環境,應用軟體整合測試: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2048*1556 2K-1080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
SM2262EN的AGI AI218與970 EVO Plus幾乎快平起平坐,MU X1大檔掉速
非常明顯。寫入測試則是970 EVO Plus贏得多數項目,FireCuda 520降
級使用還是打不太贏。





Anvils壓縮環境,讀取總分是FireCuda 520最高分,寫入方面在8G以下
全由FireCuda 520獲勝,12G以上大容量可以看出MLC的970 PRO優勢。
SM2262EN相關系列主控的SSD仍贏不了970 EVO Plus。最後加總的分數由
FireCuda 520取得壓倒性勝利。








(九)混合測試,包含壓縮環境及不可壓縮環境:

HDTune檔案基準測試-循序讀寫測試結果。





HDTune檔案基準-隨機測試,4K Q1T1測試結果。





HDTune檔案基準-隨機測試,4K Q32T1測試結果。





TxBench 256K QD32測試項目,隨機環境或壓縮環境的讀寫測試,都是
970 EVO Plus平均表現較佳。





TxBench QD1測試項目,隨機環境下的讀取是970 EVO Plus最佳,壓縮環
境的讀取測試則是FireCuda 520平均表現較佳;隨機寫入測試是970 EVO
Plus最佳,壓縮環境反倒是970 Pro平均表現較佳。





TxBench 4K QD1測試項目,隨機讀取測試以AGI AI218最快,壓縮環境下
不意外的是Phision主控表現較佳;寫入測試仍以FireCuda520最快。





TxBench 4K QD32測試項目,不論隨機環境或壓縮環境,讀寫測試都是
FireCuda 520最快。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總表:






若將所有變數加進去,次世代FireCuda 520在PCEe 3.0 環境下贏過970
PRO,有點勝之不武。同屬PCIe 3.0世代全系列,意外的是採用SM2262EN
主控的AGI AI218擊拜PS5012-E12主控的MU X1取得亞軍,第三名則是由
MU X1飲恨取得。


Samsung 970 EVO Plus雖然無法像1TB容量的競賽中取得前三名,不過
還是對它平均表現印象特別深刻。若是將Phsion系列主控專長的壓縮環
境測試拿掉,970 EVO Plus實際上居於亞軍。


SMI SM2262/2262EN/2263EN系列,買之前真的要看廠商韌體及NAND顆粒
調校的功力。SX8200 PRO與HP EX950就是蠻明顯的例子,希望大廠能揚
棄大廠就是有人會買單的自信,能夠更專心的提供消費者更好的產品,
當然小廠或新銳廠商作得好也要給予讚美,保固期條件能更放寬就更棒。


目前佔據大容量SSD的主角,Phsion E12/E16系列主控,同樣也有出現
廠商韌體調整差異,影響整體表現。儘管目前E12/E16很多都是貼牌上
市,說真的,私下還是希望在E18系列主控,能將壓縮與非壓縮環境下
的差異縮小。雖然我目前手中有X570 PCIe Gen4平台,考慮到E16較偏
向於過渡性質產品,應該不會是第一選擇。


終於把全系列從500GB、1TB、2TB容量的NVMe SSD作個簡單評比,還是
一句老話,青菜蘿蔔各取所需,有多少預算買什麼商品就好。期待下半
年的PCI-E 4.0/5.0 SSD全面上市。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舊 2020-03-22, 10:23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巫佚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