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巫佚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925
【綜合簡測】2019/2020年初 九支NVMe MLC/TLC/QLC 2TB容量消費級SSD大亂評 (圖多,不喜勿入)

原本是想在2019年底寫出的,時間有限,終於完成了這篇番外篇文字整
理。當初主要是在找2TB SSD當外接HDD用,一路找一路試,結果莫名其
妙試了好多支SSD,希望這篇不專業測試,對大家在找SSD時,可針對自
己的需求點在挑選時有點幫助。


受測的產品,依序登場:

(1) Samsung 970 PRO:會拉它出來主要是有些廠商設定的競速對手是
它,就續把它當做測試基準,看那家的產品可以贏過它?這也是此
篇測試中唯一M.2 NVMe MLC規格。


(2) Samsung 970 EVO PLUS:與970 Pro採相同主控,唯一的差別在於
它 用的NAND是TLC顆粒,並是少見單面顆粒設計。此次測試沒
有拿970 EVO,直接跳至EVO Plus版。


(3) HP EX920:本來是想找Intel 760P或ADATA SX8200來測,很可惜要
嘛買不到,要嘛就是賣太貴,只好拿出同屬SM2262主控的HP EX920來PK。


(4) ADATA SX8200 Pro:採SM2262EN主控的產品,採用雙面布局設計。
本來最初拿它當基底,結果發現它在SM2262EN主控系列,表現沒那
麼有特色而移除。最後還是在比較表中列出它最後的結果,以說明
理由。


(5) AGI AI218:算是新一代國內廠商,官網似乎呈現與Intel關係密切。
同採用SMI SM226EN主控,會選它是因為未採用同級品常用的Toshiba
TLC顆粒,轉用Intel TLC顆粒。


(6) HP EX950:採用SM2262EN客制韌體,但考慮是客制版,還是將它列入。


(7) Intel 660p:單面顆粒設計,採SM2263EN主控,只是它搭載的是QLC
NAND,目前美光也推出類似產品。


(8) WD SN750:在今年初於Phison PS5012-E12產品上市前,搶得好時機。
它的訴求是調整後的F/W可以在某些環境下贏過Samsung 970 EVO。

(9) LITEON MU X1:雙面顆粒設計,搭載的是Phison PS5012-E12主控,
與其它同款主控SSD,它的規格書寫的算蠻漂亮的,當初才會選購它。


(10) Seagate FireCuda 520:雙面顆粒設計,此款是Phison群聯抓刀的
Gen4主控,採用PS5016-E16,強調的是Gen4環境下,循序讀寫速率
會破4000MB/s。會拿來試,主要是想看看降階到PCI-e 3.0 x4環境
下,會還是一樣的神勇?



測試過程中,持續想測Toshiba XG-P6,到了2020年第一季仍只見媒體測
試文,無奈市面還是買不太到,不得不放棄它。Realtek RTS5762主控產
品目前最高僅作到1TB容量而已,因此無相關測試。


將所有受測選手的相關規格作的簡單比較表,若有缺漏也請原諒並請自
行更正。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 BIOS 0802
CPU: i9-7900X oc 4.5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70 Pro 1TB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809 64-bit
Driver: Windows 10 Default Standard NVMe Driver


以下測試分為幾個部分作評比:循序讀寫、4K讀寫、應用軟體整合項目,
這其中又會分為不可壓縮及壓縮環境兩個子項目,這樣合計拆分為八個
測試組別。第九個組別,是在製圖過中把壓縮環境及非壓縮環境混一起
作,方便自己作比較用。

(一)非壓縮環境,循序讀寫測試: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平均速率以MU X1表現最好,相對的,線性寫入的平均速率,仍
是MLC的970 Pro最佔上風,970 EVO Plus是所有TLC SSD平均寫入最快。



在Anvils軟體裡,循序讀取以SM2262EN平均表現最佳,循序寫入可以見
到FireCuda 520比MU X1穩定。





在AS SSD裡,小檔讀取速率SN750險勝,寫入仍是SN750最快;大檔讀取
速率是AGI AI218最快,寫入是FireCuda 520小勝MU X1而獲勝。



ATTO在I/O Random模式讀寫,從64KB、64MB、256MB、512MB、1GB、2GB、
4GB、32GB的檔案容量下,各家表現的曲線直接貼出,讓各位一目瞭然其
性能。

































ATTO在Neither模式讀寫,從64KB、64MB、256MB、512MB、1GB、2GB、4GB、
32GB的檔案容量下,各家表現的曲線直接貼出,讓各位一目瞭然其性能。

































Q32T1項目,在Crystal Diskmark軟體裡,讀取速率970 EVO Plus平均表
現最好而贏過970 PRO;寫入速率是970 EVO Plus無懸念的是最快。





NetworkDLS DiskMark讀寫測試,AGI AI218在讀取測試與FireCuda 520
打成平手,在寫入測試則是甩開FireCuda 520而獨享榮耀。



HDTune循序讀取/寫入測試,平均讀取速率以MU X1最快,平均寫入速率
則是970 PRO些微領先FireCuda 520而勝出。





HDTach 8MB小檔或32MB大檔讀取測試,以FireCuda 520平均最快。





HDTach-RW 8MB小檔或32MB大檔讀取測試,8M讀取測試以AIG AI218平均
最快、寫入則是MU X1平均寫入最快;32MB讀取或寫入測試以AGI AI218
平均最快。





Inhouse DiskBenchmark循序讀取速率以970 PRO最快,寫入速率則是
FireCuda 520獲勝。



Parkdale循序讀取,在Block 64K設定,FireCuda 520最快,Block 1M
設定是970 EVO Plus平均表現最快;寫入測試有點混亂,Block 64是
FireCuda520平均較佳,Block 1M設定,970 PRO平均最好。






(二)壓縮環境,循序讀寫測試:

Anvils軟體裡,循序讀寫都以FireCuda 520平均表現最佳,Phison主控
產品幾乎包括前兩名,970 PRO還在後面追趕。





ATTO在I/O 0Fill、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讀寫,從
64KB、64MB、256MB、512MB、1GB、2GB、4GB、32GB的檔案容量下,各家
表現的曲線直接貼出,讓各位一目瞭然其性能。

































ATTO在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讀寫,從64KB、64MB、
256MB、512MB、1GB、2GB、4GB、32GB的檔案容量下,各家表現的曲線直
接貼出,讓各位一目瞭然其性能。

































Q32T1項目,在Crystal Diskmark軟體裡,讀取速率970 Pro贏過970 EVO
Plus;寫入速率是970 EVO Plus最快,EX920輸給660p讓人意外。






(三)非壓縮環境,非循序或4K讀寫測試:

512B項目,在AS SSD軟體裡,大小檔讀寫都是AGI AI218最快。



32K及128K項目,在Anvils軟體裡,讀取測試以970 Pro全勝。





HDTune額外讀寫測試,直接看圖,一目瞭然。





HDTune隨機讀寫測試,直接看圖,一目瞭然。





Inhouse Diskbenchmark測試,隨機讀取多數是970 PRO表現最佳。寫入
測試似乎沒有一家取得絕對或平均領先。





Parkdale QD32隨機讀取,SMI 2262/2262EN系列主控產品幾乎盤踞著前
三名的位置。寫入測試,FireCuda一吐怨氣,僅一項目輸掉,其餘幾都
是保持冠軍。






(四)壓縮環境,非循序或4K讀寫測試:

32K讀取測試項目,在Anvils軟體裡,讀取測試以Phison系列主控大獲
全勝。



128K讀取測試項目:在Anvils軟體裡,讀取測試以FireCuda 520最強,
非Phison系列主控則是Samsung主控最佳,970 PRO贏過970 EVO PLUS。



未完待續,隨即補上,請暫勿回應
     
      
舊 2020-03-22, 10:21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巫佚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