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Jo Jo Chin
*停權中*
 
Jo Jo Ch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98
引用:
作者jenzh
潑水節是泰國的節日,不過現在泰勞來台打工的越來越少,反而以越南、印尼為最大宗,也沒有聽說越印有要過潑水節。





2014-08-14 12:55

從過去兩年的動輒得咎,到今年因為事先規畫,而得以在旅客便利與接納少數文化之間取得平衡。台鐵與台北車站面對印尼外勞歡慶開齋節的態度,象徵著台灣正逐步朝成熟的多元社會邁進。

「今天在這裡慶祝開齋節很開心,但還是希望大家不要帶給旅客困擾,離開時也請記得把垃圾帶走。」

八月三日中午,陽光從四層樓高的透明屋頂穿越,替台北車站大廳披上一層輕柔的金黃色薄紗。對一般人而言,這天只是個閒散的周日假期,但車站內不斷迴盪的印尼語廣播,以及成千上萬席地而坐的異國臉孔,卻透露出了這一天的不尋常。

這是伊斯蘭教開齋後的第一個周日,重要性等同於華人社會的農曆新年。過去兩年的這一天,台北車站周邊總會聚集數萬名離鄉背井的印尼勞工歡慶佳節,但洶湧人潮帶來的紊亂與垃圾,也讓部分旅客難以忍受。台鐵就曾迫於投訴壓力,在大廳拉出封鎖線維持秩序,但因法令明定車站為公共空間,此舉立即被批評為「歧視外勞」。對許多站務人員來說,這場慶典曾經像是一場災難,讓人手足無措。

自發組清潔隊 撿拾垃圾


今年,情況出現戲劇性的轉變。開齋節當天,車站周邊依舊被印尼勞工擠得水洩不通,但混亂場景已不復見。一整天下來,雖有四萬名外勞進出車站,但通勤民眾在志工妥善引導下,不再因寸步難行而怒氣沖天;車站大廳在清潔人員來回巡視下,也鮮少看見垃圾。從過去兩年的「裡外不是人」,到今年在維護旅客權益與尊重多元文化之間取得平衡,台北車站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其實,除了友善的心態以外,改變真的不多。

過去兩年被各界炮轟的慘痛教訓,讓台北車站從去年十一月開始,積極與外勞組織、政府機關協商,希望追求旅客便利之餘,也讓車站成為友善的多元文化空間,「為了讓旅客與外勞朋友在這一天都能滿意,台北站籌畫了超過半年。」在站長簡信立今年三月到任之前,如何「妥善辦理」開齋節活動,就已是年度重要計畫之一。

幾次的討論會中,有人建議站方搭設舞台、安排表演;有人提議增設印尼文標示,並聘用印尼語志工維持秩序;有人主張在站內設置伊斯蘭展區,讓民眾理解不同文化。直接對話後,原本將開齋節視為燙手山芋的站方才發現:「這些事情其實一點也不難。」台北車站前站長古時彥就說:「溝通不只能讓台鐵理解外勞與本地的文化差異,也讓外勞團體相信,台鐵並不歧視穆斯林。」

經過沙盤推演,台鐵決定在開齋節當天加聘志工與清潔公司維持整潔秩序,並情商台北市政府印製有中、英、印尼三種文字的全開海報、大型手持看板、地面動線標示,並安排一名印尼語播音員在現場廣播。

台北車站的友善態度,也直接影響了周邊商家,微風北車就自告奮勇,出資在大廳設置舞台與表演活動,公司表示:「我們是台鐵重要的夥伴,應該一起讓台北車站成為接納異國文化、融合不同種族的場所。」
舊 2020-03-20, 12:21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o Jo Chin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