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oversky.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756
引用:
作者aries067
如果是要以耗用的醫療資源來算健保費的話,

年輕人一年看醫生的次數可能五隻手指頭數不完,身強體壯的甚至一整年都沒在上醫院,是不是也應該全都繳最低的健保費?

有錢人如郭董、國泰蔡家這類的,他們耗用的健保資源也跟一般人沒兩樣,為何他們要負擔較高的健保費率及每年要繳一千萬的健保補充費?

而老年人,不管他們有沒有收入,老年人要負擔最高的健保費費率,因為他們耗用的健保資源最多。


旅外人士也是有年輕人啊。
也是有身強體壯的甚至一整年都沒在上醫院的。
那是差在那邊?
出意外要急診的時候。

年輕旅外人士急診時在國外看不消耗健保資源,
年輕國內人士急診時在國內看會消耗健保資源。
台灣每天車禍那麼多件,年輕人又愛逞快,
沒消耗健保資源嗎?
再想想八仙塵爆,去的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
又消耗多少資源。


一開始實施二代健保扣繳門檻是 5000,
結果才實施沒多久就說有盈餘要提高門檻到 20000。
那現在又在喊錢不夠,
最簡單的辦法不就是再把扣繳門檻調回 5000 嗎?

2萬以下免繳!補充保費門檻提高 健保年「少收」35億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879226
引用:
受到補充保費費率調降及扣繳門檻提高影響,健保105年全年補充保費收入約439億元,較104年減少35億,各類補充保費扣繳金額也普遍下降。以台北市蟬聯2年租金冠軍的70歲「包租公」為例,前年繳交的補充保費約325萬,去年降到280萬,足足減少了45萬元。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4388972
引用:
依據去年健保署統計,2017年短期返國復保,再出國停保者約有6.1萬人,短期返國復保期間之總保險費收入約3.16億元,就醫之總醫療費用約2.82億點,總保險費收入略高於健保所支出的醫療費用」,換言之,並無所謂拖垮台灣健保之情事。


少收 35 億的不去計較,
在這邊吵 3 億元又用的比較少的。

二代健保的標的
引用:
依財稅資料顯示,個人綜合所得約有60%來自經常性薪資所得,健保費若僅依經常性薪資計徵,未納入其他所得,易形成不公平現象。因此,二代健保規劃對於民眾未列入一般保險費計費的6項所得或收入(高額獎金、兼職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收入、股利所得、利息所得及租金收入),計收補充保險費;另投保單位 (雇主)每月所支付薪資總額與其受僱者當月投保金額總額間之差 額,亦增列為計費基礎,收取補充保險費,以落實量能負擔的精神,提升保費負擔的公平性。
舊 2020-03-06, 10:16 AM #1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versky.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