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走馬探花
這招真的比較實際,用感性來改制度,有點怪吧
其實還有一招就是自負額的變更吧
不管是攤販還是沒繳稅的人,只要在臺灣
食衣住行娛樂通通都有稅,這一些稅不是稅,就有點怪了
只要住臺灣,吃喝拉撒睡都是在繳稅
一年沒在臺灣幾天,憑什麼要耗掉健保的資源
要保也可以,上限多少就自負額%數下去算
就有點像商業健康醫療險的算法下去算就可以了
|
真的!方法很多,例如其他網友說的長時間旅居國外的人回來用健保,
就要提高自負額之類的,依旅居時間採累進式費率,停車格都可以這樣搞了,健保會想不到?
只能說立法豬公都在睡大覺,這種最貼近人民的法規不修改,整天只搞那些轉型正義?!
不是說另一方就有多好,一樣擺爛、沒自己的中心思想跟為民著想,整天只想搶回政權,
偏偏又沒對方狠、奸巧、鬥不過...
然後再說這次的調高費率的火紅議題,我都想打臉他們,綠黨執政4年了,以前不做,
就偏挑在這時間點炒熱,然後又是怪罪到馬...(這邊沒在偏袒馬,他政治力確實也不怎樣)
綠官員可以推說,那是民代提出的,我們政府官員沒在炒、帶風向...偏偏還有很多鄉民跟著起舞...
除非政府想說趁這時間點提出炒熱話題,然後用這民意推力來大力改革健保費的問題,這也很好,
就期待政府或立法委員之後拿出甚麼成績來,沒有的話,就跟以前一樣,都是譁眾取寵的假議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