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10_DDT
Silent Member
 
A10_DD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0
1. 長久居住台灣地區的國人(例如大於200天)
男性
女性
2. 非長久居住台灣地區的國人(例如小於200天)
男性
女性
3. 沒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外國人(依親、拿居留證、外勞、外國留學生等)
男性
女性

以上3大項6小項,再依每10年為一級距(例如0~10歲、11~20歲、21~30歲)
每一級距列出每年繳了多少健保費、用了多少健保費
如果不夠細,就把大項跟小項再細分(例如每5年為一級距,
再把依親、拿居留證、外勞、外國留學生等切分出來,甚至依個人年收入細分、病症種類等等)

這樣切分出來的數據,自然容易看出哪些年齡級距、族群或病症種類是高支出的,
然後再針對這些年齡級距、族群或病症種類想出改善的方式(不一定是增加保費,還有其他很多方法)。

這些數據拿出來後,如果真的某些年齡級距、族群或病症種類要多繳費,那就多繳,沒什麼好說的,
因為有憑有據,不然你就不要參加全民健保,以後任何醫療行為都自費,這樣健保費爭議一定小很多。

這些資料政府各機關都有,或許整合是大工程,但政府有的是資源,
看要不要整合、精算、公佈出來而已,不要只用一些議題來炒熱群眾的情緒,
然後一些民意代表撿到槍來亂射、帶風向、正反方的鄉民相互攻訐。

如柯P講的(我不是柯粉),要科學治國,台灣太多民粹治國了,這不是好事。
舊 2020-03-04, 03:06 PM #9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10_DD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