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nior Member
|
怎麼去理解一些資訊的差異而已. (我先跳過女性對象那一類的, 經驗不足)
準備與機會, 人生是很殘酷的, 機會並不是隨機的, 這句話要牢記在心裡才不會不平衡.
舉例我與公司少東, 他的機會就是不斷堆在他面前, 不但可以挑, 還可以"重複使用."
我為了獎學金進去特定的學校, 他為了名氣.
我一次就要考進去, 他爸貢獻足夠, 有沒有考試不清楚.
後來工作不提 (公司他家的).
專業執照, 我不但一次就得過(自費很貴), 而且只有一個多月的讀書時間.
他有專門的人提供資料與教導, 甚至上班時間去會議室上課, 也能夠實戰理解.
至今沒有考過關吧? 或許遲早有一天會通過.
所以人生要不要去累積與準備, 當然是需要的; 但機會完全是另一回事, 並非必然.
很多時候我的機會都只有一次而且得來不易(存幾個月的錢才能去考一次執照?)
他可以無限暢飲, 而且資源豐富.
拿他做對比並不是心理不平衡, 只是兩個極端比較鮮明, 經歷又類似 (很妙).
日常生活中這類的事情多的是, 相對很多人, 我也是比較有機會跟資源的.
另一個少東從成大畢業, 也是一帆風順, 然後出國留學.
我也是跟他類似但反過來, 留學後回來補讀成大某些科目.
同樣的, 我必須一次就過.
他則是大約.. 嗯.. 8~10年吧? 有沒有畢業也不曉得.
親戚也是, 研究所可以考兩次; 我去申請分數成績很不錯, 面試被刪掉, 就進入職場了.
另一個工作沒多久, 家裡就買了房子給他, 結婚生子一帆風順; 我至今是無殼蝸牛.
工作上這類情況更多, 人生來就不是平等的, 而比較討喜的人本來就"肯定"比較吃香.
準備是看不到的地方, 要等發揮效用, 就要看機會, 而且是被人遺漏的機會.
未必是好的機會, 屎缺集大成者快要變成我的特殊技能了.
但也不能說機會沒有效果, 即使是屎缺, 至少, 我依然還有工作, 待遇尚可.
這就是準備的效果, 問題是事倍功半的機率很大, 往往是超多付出才前進一點.
對於怎麼讓自己能夠輕鬆點前進, 我實在沒有天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