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d959
華語只是一個通稱,就是華人使用的語言。
諸如廣東話、上海話、福建話、北京話、四川話、貴州話等等,以中華地區人民使用的語言
都可以稱作華語。
當年並非只有國語才是華語,而是中國國民政府官方指定標準國語是唯一華語,不過後來也
被共產黨歷經文革後改成簡體中文以及北京話為中國官方指定華語。
所以要談母語必須要全面考量,不只閩南、客語、原民16族的語言都必須要有專業的講師。
認同~!! 實務上因為師資的關係,很多學校都會方便行事。
我很慶幸我小孩的學校可以讓學生去選擇上屬於自己的母語,這是一種對教育的尊重。
|
這個我知道,只是您前面已經用了華語這個詞,所以就沿用這個說法
精準的說是當年只有北京話被規定是國語,學校自然非教不可。
引用:
作者md959
首先,在中國推行的國語運動來自中華民國建國後,各區方言繁多無法作為官方統一語言。
而清朝使用的滿語,在國民政府推翻滿清以後只剩東北地區的滿人使用,為了能夠統一全國
語言所以制定你所說的標準國語(或說普通話)。但中國各省境內仍然使用方言,只是對官方
文書、交談使用國語。中共建國後廢標準國字改推行簡體中文,注音使用也以大陸拼音取代。
再來,文中所謂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減少公學校教授漢語,禁止學生使用台灣話等等措施,
導致年輕人不會說台灣話是最大的歷史考證錯誤。
首先,在中國推行的國語運動來自中華民國建國後,各區方言繁多無法作為官方統一語言。
而清朝使用的滿語,在國民政府推翻滿清以後只剩東北地區的滿人使用,為了能夠統一全國
語言所以制定你所說的標準國語(或說普通話)。但中國各省境內仍然使用方言,只是對官方
文書、交談使用國語。中共建國後廢標準國字改推...
|
個人覺得工業化發展也是讓母語沒落的因素之一,
技術文件都是中文英文,溝通都是普通話英語,用母語的機會大幅減少,
不像早年農業社會,家家戶戶幾乎都務農畜牧打獵,生活工作都在家裡,
都是跟自家人溝通,可以盡情用母語。
還有就是工時變長,家長常加班不在家,孩子耳濡目染的機會變少,
在家自然學到母語的可能性就越來越低,只能讓孩子在學校學蹩腳母語。
在家學母語我個人贊成,但要先把勞工工時大幅縮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