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客家
瀏覽單個文章
md959
Basic Member
 
md959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0
引用:
作者smoguli
並沒有遇過,家中30-40世代在不同地區讀書也沒遇過。

難道有區域性?


首先確認一下,你說的30 ~ 40年代是指1930 到 1940出生的長輩嗎?

如果是的話,現在應該也70~60歲了,像我爸爸就有讀完小學,而我母親就沒有念書了。
以當時重男輕女的觀念,男性讀書的機會遠大於女生,加上地區性的關係,北部的教育程度
又相對遠大於中南部地區。
那時候母語還很多人講,那時學校教書的老師也都是外省老師,很多都有著方言的口音。
曾跟我爸聊天時,他也回憶到當時講母語確實會被處罰,沒錢交就是體力勞動。

如果是1971 ~ 1989這個期間出生的,我相信應該也是有遇過在學校講臺語會被罰錢的事。
因為我自己就親身體驗過那個說母語是被歧視的年代,甚至認為臺語歌很粗俗,後來慢慢去
涉略一些歷史文物跟書籍,漸漸的把臺灣於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解嚴這段時間的事去驗證。
才去理解臺語、客語之美,很多文章用臺語讀起來甚至比國語還有意境,更別提客家山歌的
多樣性與趣味性。
舊 2019-12-12, 05:01 PM #6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d959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