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客家
瀏覽單個文章
md959
Basic Member
 
md959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0
引用:
作者rainwens
當年只有華語是國語,當然非學不可,主要是推行手段引人反感。

另外根據下面新聞的教育部官員所述,本土語言是必選,似乎沒有不上的選項,
當然可能不同縣市的作法略有差異,或是不同學年度的課綱規定不同。
https://udn.com/news/story/6898/2732804
還有該新聞也提到一問題,除閩南語外,其他母語師資嚴重不足,
結果就是大部分人所學的本土語言幾乎都是閩南語,這對其他文化的保存來說,
仍是相當險峻。


華語只是一個通稱,就是華人使用的語言。
諸如廣東話、上海話、福建話、北京話、四川話、貴州話等等,以中華地區人民使用的語言
都可以稱作華語。

當年並非只有國語才是華語,而是中國國民政府官方指定標準國語是唯一華語,不過後來也
被共產黨歷經文革後改成簡體中文以及北京話為中國官方指定華語。

所以要談母語必須要全面考量,不只閩南、客語、原民16族的語言都必須要有專業的講師。

引用:
作者rainwens
我之前也問過在高雄的親戚,他們的孩子一樣本土語言都學閩南語,
並沒有依自己的母語分別上不同的語言課,規定很美好,但實務上卻常常將就。


認同~!! 實務上因為師資的關係,很多學校都會方便行事。
我很慶幸我小孩的學校可以讓學生去選擇上屬於自己的母語,這是一種對教育的尊重。
舊 2019-12-12, 04:43 PM #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d959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