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中國推行的國語運動來自中華民國建國後,各區方言繁多無法作為官方統一語言。
而清朝使用的滿語,在國民政府推翻滿清以後只剩東北地區的滿人使用,為了能夠統一全國
語言所以制定你所說的標準國語(或說普通話)。但中國各省境內仍然使用方言,只是對官方
文書、交談使用國語。中共建國後廢標準國字改推行簡體中文,注音使用也以大陸拼音取代。
再來,文中所謂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減少公學校教授漢語,禁止學生使用台灣話等等措施,
導致年輕人不會說台灣話是最大的歷史考證錯誤。
首先,在中國推行的國語運動來自中華民國建國後,各區方言繁多無法作為官方統一語言。
而清朝使用的滿語,在國民政府推翻滿清以後只剩東北地區的滿人使用,為了能夠統一全國
語言所以制定你所說的標準國語(或說普通話)。但中國各省境內仍然使用方言,只是對官方
文書、交談使用國語。中共建國後廢標準國字改推行簡體中文,注音使用也以大陸拼音取代。
再來,文中所謂日本統治台灣期間減少公學校教授漢語,禁止學生使用台灣話等等措施,
導致年輕人不會說台灣話是最大的歷史考證錯誤。
以民國30年前出生的人來算,現在是70歲以上的長輩,請問他們不會說母語了嗎?
如果日本人禁用臺語的措施那麼確實,為和70歲以上的長輩還能夠流利的說著母語
甚至目前50歲以上的人對於母語還是可以流利的對談。
對~!沒錯日本人統治台灣期間確實在公學校幾乎用日語教授所有課程,但是以當時受教育
普及程度來說71%的人都上過小學,學過日語,那麼為何臺灣母語在國民政府來台前沒有滅絕?
日本人在統治台灣的期間並沒有對民間禁止使用方言,而是在教育上面推行日語教學,以當
時亞洲國家當中以日本的開發相對先進,而利用教育推行語言的統治方式普遍在當時的列強國家。
諸如英國的殖民地印度、紐西蘭、澳洲,當時法國的殖民地越南,
以及當時大部分為西班牙的殖民地的拉丁美洲各國。
要把台灣母語滅絕的過錯都推到日本身上,這種操作手法是不是有點粗糙,日本充其量也就
是在語言消滅上起了一個頭,但是還沒有大到該承擔整個臺灣母語滅絕的責任。
就你照片文中所寫道的【恢復母語、推行國語】,就現在來看母語應當不用另外在學校教了。
因為大家都能靠家裡就教會啊?那為什麼現在的政策是反而希望由學校來教呢??
那不就是我們這一輩的對母語使用依賴程度已經低到必須藉由一周1 ~ 2小時的時間,
在國小課程中教授給下一代?
文中甚至指責【禁止學生使用方言】是急功近利者的片面做法!
挖靠~!我沒看過推得這麼一乾二淨的手段啊~!!!
以現在1970年出生這一輩,應該還記得在學校要說國語的新生活運動吧。
在學校說母語要被罰錢一句話5元,以當時的幣值來看5元很大啊,可以吃碗陽春麵了。
70年代剛好也是宋先生擔任新聞局長的時候,那時很多臺語歌被禁,〈補破網〉、
〈收酒矸〉與〈杯底不可飼金魚〉可是很經典的河洛歌曲,另外一些客家山歌、地方歌仔
戲、布袋戲也是被禁或是嚴格的審查。這麼多的手段,不會是害怕想起來吧?
1985年新聞局還擬定更嚴厲的「語文法」,明定會議、公務、公開演講、公共場所交談、
各級學校實施教育、大眾傳播等都要使用標準國語。最後雖因民間的反應太大,只好暫時擱
置立法。但宋楚瑜升任國民黨文工會主任與副秘書長後,繼任的新聞局長對電視中的台語禁
令,依然嚴格執行,終於引發轟動全台的「蔭花生事件」,有興趣的可以查查看,這是一件因為語言隔閡而造成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