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客家
瀏覽單個文章
md959
Basic Member
 
md959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0
引用:
作者healthfirst.
我說的是「壓縮」
不是「壓迫」
一個帶有主動或惡意
另一個沒有這層意思

一樣被禁說的方言橫向對比
具備閩南語的聽說能力的人比客語多
即使在公開場合不能說
回到家還不是照講
客家人就不是這樣了
所以現在才會產生有很多年輕一輩不具備客語聽說能力的情況
甚至有客家人會閩南語卻不會客語.......

閩南語還有流行詞彙廣為流傳
就算是外省人也會說的
像是「母湯」、「犁田」、「踹共」等等
客語不如閩南語強勢
從來沒聽過什麼流行語


============================
抱歉回文不察,將壓縮寫成壓迫。 抱歉~!!
============================

閩南話或說台灣話強勢的原因來是人口族群的分布,現在政府機關網站已查不到資料。
可能用意在於【希望大家都認同我們是台灣人的同一族群,只是使用不同語言】
但請恕我引用維基的資料,不過應該不會差別太多。

===============================================
台灣人口為23,598,776人(2019年11月底官方統計)[1],人口總增加率為1.22‰,
人口之絕對多數的民族為漢族,約占總人口95%,新住民佔3.1%,16族的臺灣原住民佔
2.37%,另外1%包括來自大陸地區的少數民族及已設戶籍之大陸港澳地區配偶及外籍配偶(又稱臺灣新住民)。

其中主要又分為閩南人(約72%)、客家人(約12%)、外省人(約11%)。
===============================================

所以理論上講台語應該會很多人啊,可是事實上現今社會通行的語言卻是國語 (Mandarin)
而非台語。
你提到的只是單詞彙的使用,要廣泛的使用台語作為說、讀、寫至今能有相當大的難度,
主要來自古語文字的消滅,取而代之的就是現在用的注音、標點符號、繁體字。

而這個現象來自1949年來臺的政權統治階級的壓迫,這是事實。
中國國民黨自1950後開始推行新生活運動,禁方言、地方戲劇(布袋戲跟歌仔戲)、電台放送強制使用國語,
甚至謀求公職或商用通信也要求使用繁體中文來書寫、閱讀,
當時有些商社還是使用日文書寫或英文書寫來做為交易的共同文字,但被國民政府禁止。

在那個大時代裡各種方言、地方文化漸漸受到壓迫而消逝,使得客語、閩南語變成是現在阿公阿嬤們才會流利說的語言,
很多閔、客的古俚語也漸漸失傳。而台灣話、客語也已經達到世界瀕危語言有消失的可能,
但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不具備向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 (UNESCO)提出申請之資格,因此無法正式列入UNESCO名單。

民國60年後出生的可能台語、客語還能跟長輩們溝通,70、80、90年甚至現在的小學生能夠用母語說上一句 【阿禡、阿公 敖早】都很難呢。
舊 2019-12-12, 12:23 P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d959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