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現在流行支持「區域農業」或「區域商業」就很像台灣目前的狀況,
不過台灣目前大部分人還沒有這個觀念。
西歐、美國大超級市場裡面的蔬果大都不好吃就因為大量生產,(東歐跟台灣還有點像)
為了應付長途運輸,所以蔬果熟成度不高,水果不甜,缺乏果香,很多水果甚至運輸冷藏後更糟。
我家以前是種芒果的,在美國我都不大想買芒果,美國的芒果經常連「肚臍」都是凸凸的,
也就是說就算買回來放只會放成「死豬黃」,不好吃。
台灣從採收到市場路途很短,甚至一兩天就可以到消費者手中,所以可以讓蔬果熟成度更高些才採收。
台灣很多水果甚至套袋,直到成熟才採收,所以熟成度高,水果甜度就很夠,
才會有這麼多歐美Youtuber誇獎台灣水果,因為同樣水果在這些國家真的和台灣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