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teur Member
|
我覺得看完這一整篇下來,有一點意見請大家參考
我個人參與過一些關於資訊隱私的研究,大概跟各位講一下
其實重點不是說不能用特定技術來收集個人資訊,這個年代太多技術可以把你從頭到腳,去了哪些地方,做甚麼事情都給你挖出來
技術太多了,不是因為你有甚麼技術會收集個人資訊,所以會有隱私問題
如果你看到某些人或團體,因為這樣就要反對,那的確非常無聊甚至是反智
但我也很希望各位朋友仍然要在意一個問題,其實隱私問題更重要的是怎麼處理這些個人資訊,不光是學術界都是這樣在討論隱私議題,實務上、技術上這也是重點
你應該更在乎一件事情:如果透過這些科技收集個人資訊,怎麼收集?怎麼運用?
例如海關通關早已使用人臉辨識自動通關,為什麼他們可以?台鐵使用人臉辨識,卻會受到批評甚至台鐵先收回來不做?
很簡單,你可以想想海關是怎麼蒐集你的人臉?他是叫你站在那邊,告訴你要收集了,然後你站好臉朝向攝影機,然後拍攝
這個過程你都被告知、你也知道、甚至你也有選擇要不要用自動通關,還有這是國家機關的人臉辨識,我們是民主法治的國家,只要民意代表想要知道這些人臉辨識的資料如何處理,海關也一定要配合
台鐵可能就不完全是這樣,例如你被拍,不一定會主動告知你,如果未來全面實施,你可能連選擇都沒有,再來雖然台鐵是國營企業,如果以後是民營化呢?收集的個人資料如何轉成民營使用?這可是一個問題
當然以上問題有些是問題有些不是問題,我只是要提出一點,技術上收集個資早就一直在做,的確不要看到收集個資就在講侵犯隱私
但我也真的奉勸某些朋友,也別用一句:早就在用了不知道在反對甚麼?這類的回應
按理說,既然你這麼清楚,更應該去思考:既然都收集這麼多,然後呢?
所以新聞中後面有一段: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邱伊翎說,政府必須合理告知民眾設置維安設備的比例原則與必要性何在,人臉辨識在台灣到底可在什麼範圍下被應用,也需合理說明清楚。
這個才是目前關於個資隱私討論的重點,不是因為會收集你的個資,所以你不能收集,而是收集了之後,然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