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會為了部分民眾情緒而停用核電,那才是笑話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20583/4103139
廢核 日本電業、核能業恐倒一堆
2019-10-14
福島核災後,日本除役的核電機組已增至21座,對主要電力公司的財務形成極大壓力。一旦日本政府全面放棄核能,不但攤提的財務負擔將立刻壓垮各電力公司,日本政府出口核電技術的政策也將作廢,衝擊日本核能產業。
東日本大地震後,日本先後宣布9個核電廠21核電機組將除役。據NHK的估算,除發生核災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外,其餘8個電廠除役費用合計約需7兆日圓。日本暫停商轉與中止興建的核電機組,還有33座。
而福島核一廠因核事故影響,還須負擔賠償費用等,經濟產業省推估廢爐總體費用高達22兆日圓,而民間機構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推估的廢爐總費用甚至高達35至81兆日圓之譜。
九大電力公司中,東京電力公司負擔最重,東電7月下旬告知福島縣廳,決定將福島核二廠一併除役。福島核二廠四機組全數除役推估需要2822億日圓,東電目前僅籌措2126億日圓,還有696億日圓缺口;而福島核一廠廢爐,東電必須負擔16兆日圓,每年必須籌出5000億資金。
此事似乎反而更堅定東電重啟核電的決心。東電答覆本報書面詢問提到,雖然他們致力於徹底降低成本,但面對電業自由化競爭,經營環境依舊嚴峻。為了打造可永續經營的企業體質,在自由競爭中勝出,履行福島事故責任,東電也再次體認到重新啟動柏崎刈羽核電廠的必要。但東電強調並非立刻重啟,除了確保安全,取得當地民眾的理解也十分重要。
除東電外,北陸電力回覆中也提到,志賀核電廠1、2號機組是新機組,經濟效益良好,今後目標除重新啟動志賀核電廠,還將穩漸推進開發高成本效益的再生能源。
九大電力公司口徑一致,為落實日本核能政策「3E+S(Energy security、Economic efficiency、Environment、Safety)」方針,核能仍有必要。
此外,核能技術出口也被列為日本基礎建設出口的國家戰略一環,在國際間卻面臨強烈挑戰。相較於中國、俄羅斯由國家主導核能產業進攻國際市場,日本「國策民營」明顯居於劣勢。
日立製造所(Hitachi)年初發表英國核電事業去年度虧損3000億日圓,將凍結核電廠新興計畫,重新盤整。東芝(Toshiba)更因在美核能事業虧損,陷入資不抵債的財務危機,被迫出售半導體事業籌資。據八月底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立、東芝仍未放棄核電部門,已與東京電力、中部電力達成共識,將成立合資企業共推核電技術發展與出口。若日本政府一朝放棄核電,勢將重創過去配合日本出口政策發展核能事業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