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FLYFLY4
看到「吃記憶體」,我又回想到曾經的一篇網路討論串互動,之前我編輯unicode全字元列表,編輯當下的筆電裝有16GB的主記憶體,我因為便宜行事,就直接把unicode的十三萬七千多個字元和符號,全部列在「一個」試算表裡頭,然後一個工作表代表一個unicode block,結果是雖然試算表檔案沒有超過10MB的大小,然而因為單檔裡頭包含有十三萬七千多個完全不同的碼位,開檔還是會耗掉將近兩分鐘。(我本來連 私人擴充造字區-A/B:65536x2 的碼位也全都列進去了,所以初次編輯版會有26萬個不同的碼位在單一檔案內,但LibreOffice Calc的「承載」好像出問題了?最後 私人擴充造字區-B 我好像拿掉了!? )
但有使用者他的主機當下只有4GB的主記憶體,所以對方希望我「拆檔案」!我回應的理由是,拆檔案的話,會有檔案分散和遺失的風險,我個人覺得「一個」檔案把所有unicode碼位全部通包,比較方便,也不必去記說還有哪...
|
我是對ODS沒研究。我用Excel開啟你的檔案顯示有些錯誤,然後Excel把錯誤修正後可以開啟。之後我再存成Excel檔案(.xlsx),它說有些運算結果可能不一樣,不過Excel開啟只要三秒。當然我的電腦是蠻好的,但是開你的ODS一樣是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