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
作者oversky.
中國一辭又不是馬關條約時才特地發明出來的。
明太祖即位詔也是用中國,
難道明太祖是打輸元朝在精神勝利?
先打這樣。
|
不是,是打贏了要歸碗捧去,接收所有元朝既有的利益,像中國國民黨從日本手中接收台灣,然後偷天換日把原國有資產或一堆私產變更成自己黨產那樣?(這樣比喻好像有點怪怪的)
文長節錄片段,會當到皇帝的都挺賊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qyj99ko.html
引用:
表面看來,明廷這種承元而不直接繼宋的正統策略是為了擺脫其與韓宋政權的牽連,但筆者認為有兩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值得注意。甲,承元的正統策略為明廷接管屬於元朝但不曾屬於宋朝的疆土和民眾建立了合法性基礎。明廷所轄疆域不止包含兩宋故土,如果直接繼宋而不承元,將會削弱明廷統治遼寧、甘肅、雲貴等地的合法性基礎。不止如此,如果直接繼宋還可能引起繼北宋還是繼南宋的爭議。這樣,明廷對中原地區的統治也會遭遇認同危機。
乙,承元的正統策略有利於整合南北華夏族群的歷史記憶。如前文所述,南北華夏族群的歷史經驗不同,因而雙方的歷史記憶也存在差異。元朝雖然憑政治強制手段將南北華夏族群劃分為不同的兩個族群,然而在元代大一統王朝統治之下的共同經歷卻是南北華夏族群數百年來為數不多的,可以共用的歷史記憶。如果明廷否定元朝的正統地位,無異於自行放棄這一有利於族群整合的歷史資源。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qyj99ko.html
|
引用:
|
整合歷史記憶是強化族群認同的重要手段,但是僅憑政策強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在明朝建立之初,明廷不僅利用歷史資源和政治強制建構正統的王朝譜系,而且透過多種公眾訊息傳播方式向民眾灌輸傳統的華夷秩序,重塑華夏族群的歷史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