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權中*
|
臭氧層危機:科學家發現中國東部三氯氟甲烷排放不降反升
2019年 5月 23日
研究員發現,在中國東部一些省份,三氯氟甲烷(CFC-11)的使用量明顯上升。三氯氟甲烷是一種破壞地球臭氧層的氯氟烴物質,這種氣體的排放量上升導致全球臭氧層修復的速度減慢。
國際協議規定在2010年前全面停止生產三氯氟甲烷(CFC-11)及其他相關的CFC物料。三氯氟甲烷此前用於廉價隔熱泡沫,被用作房屋隔熱,但會釋放破壞地球臭氧層,令臭氧層無法有效隔絶來自太陽的紫外線。
BBC環境事務記者馬特·麥格拉思(Matt McGrath)報道,科學家原本預計全球大氣中的三氯氟甲烷含量會逐漸減少,但他們在科學期刊《自然》中刊登的報告指,這個減少的過程從2012年開始變慢,最終排放源頭指向中國。研究員又警告,如果繼續讓這些地方排放三氯氟甲烷,臭氧層修復的速度可能會被減慢10年。
空氣檢查站發現源頭
美國環境調查機構(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去年聯絡到多家中國公司,發現大部份公司違規使用三氯氟甲烷作為隔熱物料。其中一個賣家表示,他估計中國國內銷售的隔熱物料產品中,約70%都是三氯氟甲烷,原因是它比其他類似的產品便宜,質量也更好。
《自然》期刊上發表的研究幾乎肯定地指出,全球三氯氟甲烷近年的增長中,有40至60%都來自中國東部。研究員利用設在日本和韓國的空氣檢查站,發現2012年開始,三氯氟甲烷(CFC-11)含量在中國東部一些工廠區域出現上升。
|